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3、从母腹里分别出来

 

  加拉太各一15

长大成人之后,保罗扬弃许多幼稚的事情;但仍然有些是抛不掉,也无法丢弃的,因为那些都是神预先安排,作他日后事奉的预备条件。在襁褓中,神的旨意就已为他拟定人生的兰图。就像耶利米一样,神的话临到他:“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保罗在加拉太书里,似乎也觉察到这方面的使命:“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叫我把他传在外邦人中……。”

神在每个人身上都拟定了计划;肯完全顺从的人,神必知道。不拦阻神施行其计划的人是有福的。仔细研究保罗的一生,看神如何安排其早期的遭遇和环境,是十分有趣的。每一根线都牵连到最后完成的图案;每一项装备都经得起日后的考验。

未来的使徒保罗须深入研习犹太律法。这里的“律法”,不单指狭义的道德规条或献祭的仪文,还包括犹太拉比对摩西五经所载律法的详细批注及添加的繁文缛节,例如什么肉不可吃、饮食的注意事项、种种的礼仪、洁净之道、繸饰的长度、条数、酒如何过沪以免有死苍蝇掉进里面、什一奉献该纳的薄荷茎和花、准确丈量行程,以免超出安息日规定的合法行路哩数。德高望重的拉比往往整个星期都在思考如何守下一个安息日才妥当合宜。

这套律法的枷锁沉重得无人能忍受——甚至连彼得也说他们及他们的祖先都无法承担得起这个重负——除非他和保罗一样,“接着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路德马丁在罗马天主教的熏陶之下成长,他了解整个天主教体系的无能,无法平抚人的良心,带给人平安。所以他走出这条死胡同之后,也能指引他人逃生之路。同样的,大数的扫罗也必须亲身经历其中的窘境,才能清晰阐释在基督里蒙释放、得自由的真义。

他须熟读希伯来文圣经,以便日后旁征博引。犹太人在宗教或日常生活上每遇到什么问题,就必查证圣经。任何演说者若不能引用圣经的话来支持补充他的论点,就无法引起犹太会众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遇有兴讼作证的纠纷,也必须求助于律法师,以期证词能合乎圣经。

最重要的,他将来还必须证明:基督教并没有摧残旧律法,反倒成全了。原先保罗所以那么恨恶基督教,就因为表白上它似乎违反、否定旧约预言的明显意义。他及其它犹太教信徒都无法接受一个受苦、被羞辱、受死的弥赛亚,除非他们可以在摩西五经、先知书、律法里找到真凭实据。如果你问犹太人这个问题:“弥赛亚岂不当先受难,再进入荣耀里吗?”他们必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不。并要求你请一位博学多闻、善于解经的拉比,列举旧约圣经凡提到弥赛亚的经文,向他们证明弥赛亚是否必要受苦。

保罗在迦玛列门下受教的期间,就已具备这方面的资格。整个课程只用一本教科书,就是圣经。每天他所研读的,就是各个拉比的释经学,并仔细推敲每句话、每行字、每个字母的含意。

保罗对古文的熟稔博学,是不容置疑的。旧约圣经的每段论述,他都耳熟能详。这片园地他已耕犁了数百次,其收获全收藏在他的记忆里。他的书信中有些片段,其实就是层层引用旧约的论点。他的论证也是根据圣经演绎,遇到须要引喻取譬的时候,他不像主耶稣能取材大自然,而往往以旧约的事迹、叙述作兰本。仗着这方面的造诣,他可以放胆走进每间犹太会堂,把活的信仰带给许多诚恳笃实的犹太人,就像他在庇哩亚的犹太会堂,受到热烈的欢迎一样。

他需要有宽广、开放的眼光。犹太人的排外、偏狭,在外邦人和犹太人中筑起隔离的墙。犹太人连撒玛利亚人都规避,更何况是那些被比作蹲伏在选民餐桌下的狗的那些外邦人呢!且听犹太律法师的典型论调:“如果外邦人落水快淹死,犹太人不可去救他。虽然经上说不可流邻舍的血,但外邦人不是我们的邻舍。”

使徒当中,有大多数的人都受这种民族优越感的影响。虽然他们都经主塑造,仍然很难突破从小即习染的偏见。理论上,他们也承认犹太人与外邦人在神的眼光中是地位平等的,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在犹太基督徒及好牧人所召聚的其它羊群间划清了界线。彼得是在看见属天的异象之后,才不得不勉强走进外邦人的屋子,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进食。等荣耀的异象逐渐褪色,又听到从雅各那里来的人到了,就找个借口,缩回到原来的民族优越感中。显然,在这些使徒之外,还需要有一位元元真正有胆识的人,敢坚持所有凭信得救的人,都绝对平等,同是建造教会及神殿的石头。在神的命定下,这位未来外邦人的使徒,正具备了这个条件,他具有宽广的胸襟。

保罗是个纯粹的希伯来人,若非如此,他无法影响犹太人,走进他们的会堂。并曾长年在当时极受敬重的律法师迦玛列门下受教。这位大师不仅学问精深博大,而且具有宽广的襟怀。使徒行传有一段记载,描述他是“众百姓所敬重的”(徒五34)。他甚至容许并提倡研读希腊文学。从他在公会中的那段见证,我们可洞见他的心胸是何等宽阔,合乎人性,肯让神的旨意凌驾狭隘的教义传统之上,凡事追求真理的引导。这个十分圣洁的教法师,一方面笃信犹太百姓的宗教信仰,一方面又能从文化、人性的宽广角度来看所有的问题。

保罗受这位贤德尊师的影响必定十分深远。迦玛列的胸襟及眼界在这颗年轻、可塑性极强的心田里,播下好种,日后在基督教的和煦阳光照耀下,茁长成熟,而能说出如下的豪语:“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未来的这位使徒须对周遭的世界有广泛的知识。作一个得人的宣教士,必须先对人有深刻的认识。要向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人,为要得着一些人,他就得熟悉他们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想、人生观。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可能像保罗一样调整自己去顺应文明的希腊人、讲求实际的罗马人、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罗马巡抚非斯都、犹太王亚基帕、奴隶阿尼西母、及他的主人腓利门。

保罗生长在繁荣的商业都市——大数,从各地各方来的商贾沿着西德奴斯河而上,到此地经商贸易。码头、澡堂、柱廊、市场,到处可看到穿不同服饰、说不同方言的外地人。在耳濡目染下,这少年的心胸不知不觉地拓宽,能包容大世界的千罗万象。

赴耶路撒冷进修受训期满,保罗必然又返回家乡大数去,因此错遇听施洗约翰在约但河谷传道的机会,没有能目睹施洗约翰忠心事奉以至于死的经过,不然他不会在他事奉中、书信里,从来不提及施洗约翰的事。同样的,他可能也未能亲见拿撒勒人耶稣的福音事工及受死、钉十字架的始末,也不了解初期教会建立的情形。在这段空挡,他可能结婚成家,否则他后来不可能在公会中占一席之地;一方面以织帐棚为业,一方面在当地的犹太会堂担任教法师的圣职,或许他也曾飘洋过海、远赴他乡,广传犹太教的信息,吸收改教者。

想象这七、八年的岁月对这位年轻法利寨人的意义。在这段期间,他可能禁戒自己完全不接触周遭的生活体系吗?在当时的异教社会,流行一种追求至善的人生哲学,他会不会有机会和其提倡者辩论一番呢?此外,拜偶像的风气鼎盛,特别是敬拜巴力,保罗会不会和其狂热信徒理论,企图说服他们:凡人手所造的都不可能是神?当时追逐声色肉欲的堕落道德风气也十分盛行,他看在眼里,会不会以之和犹太教的严紧虔敬相对比呢?在周游各地时,他那敏锐的眼目也必密切地观察着异教社会文化的每一层面。罗马书第一章及哥林多前书所描绘的败坏污秽的异教风俗,必然是出自一个亲眼目睹的作者所提供的第一手数据。又请看他在以弗所书的这段谆谆教诲是出于何等深刻的感悟:“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弗四1719)。

他也须具备大旅行家的先决条件,就是:语言能力、安全的保障、谋生的能力。

语言能力:当时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希腊文。保罗的希腊文比希伯来文还精通。每当引用圣经,他习惯用希腊文版本。他也能说一口流利优雅的希腊语,否则他无法吸引雅典那些博学哲士的注意力。

安全的保障:当时大半个世界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各地都设有罗马巡抚,罗马的礼俗、币制、官员遍布各大城市。身为罗马公民,到那里都享受特权和礼遇。未经审判,他不能挨杖刑,否则的话,该地的官员就会被免职或甚至丧命。他可要求上诉该撒大帝,也准许在罗马法官面前为自己申诉。耶路撒冷的千夫长花费许多银钱才入了罗马公民籍,保罗却生来就是个自由人!保罗的祖先原定居在大数,大数也是罗马的殖民区,而犹太人常被视为最佳的殖民家,勤勉刻苦,保罗自然也承继这项尊荣。

谋生的能力:保罗在这方面也毫无问题。无论到那里,都不乏山羊毛,也到处有粗羊毛布的市场需要。而织布这门手艺,他从小就驾轻就熟了。

从以上这些装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神的旨意从一开始就在动工,依照他的计划策动万事互相效力,使保罗成为合用的器皿。保罗的例子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神为我们的生命已定好了纯全的计划。智慧、慈爱的天父正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除非我们愚顽不灵、耽溺罪中、自找愁烦,否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有意义且是必须的。神的儿女啊,信靠他吧!他要引导你步上一条通往天城的正道。等安抵永恒的城楼,再回顾所来之路,你将不得不承认:神所成就的万事至美至善。── 迈尔《圣经人物传──保罗》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