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第四章
二 殷忧启圣必有后福 四1~6
神选民所受的逼迫,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世界的标准背道而驰,可能与日俱增,彼得在此先对基督徒加以警告,以便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能够从容应付艰巨际遇。
{\Section:TopicID=416}四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 本章以基督起首,表明他是一切讨论的中心。在肉身受苦的图画,已在二24描述过,这种血淋淋的事实,正好驳斥当时盛行的“幻影说”异端,谓道成肉身只不过是幻觉而已。门徒也要心里准备在肉身为基督受苦。既字把本段经文与三18衔接起来。
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 作为兵器乃希腊文描述士兵穿上全副武装,准备作战的情形。彼得在这里好像保罗所说的:“要穿戴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弗六11上)。
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典罪断绝了 这段经文也是似曾相识,特别是与保罗在罗六讨论的洗礼有关,一个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罗六6)。从此要过一个新生活。
{\Section:TopicID=417}四2
你们存这样的心 希腊文圣经没有这句话。
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 人的情欲两个名词皆为复数,表人类数不尽的七情六欲,由于人们的往来纠缠而变本加厉。新生的基督徒却不可以顺从这些不讨 神喜悦的东西。
只从 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我们成了基督徒之后,注定要选择与一般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顺从 神的意思,兢兢业业地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多二12)。
{\Section:TopicID=418}四3
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 随从意为实行、实践。外邦人实为万邦万族,乃指撒玛利亚以外的非犹太人;在初代教会时代乃泛指一切外教人。心意的内容如下述。
行邪淫 行为简单过去的动词,指一项完全不再作的行动。邪淫指放荡淫乱的行为。
恶欲 不道德的觊觎,尤指性欲方面的事。
醉酒 酗酒促使古罗马帝国亡国的原因之一;于今尤烈。
荒宴,群饮 跟在醉酒之后的宴饮无度,这些都是世纪末的亡国象征。史载商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见史记殷本纪),恰是刻划这种荒唐的现象。
并可恶拜偶像的事 可恶原意为违反自然律,理性;特别是 神的法律。希腊人与罗马人由于有时进行祭酒神的秘密仪式,就会从事上述的罪行。
时候已经够了 原出现在本节的开端,乃加强语气之谓,中文圣经却把它放在句末。作者彷佛是说:过去的一切已经作够了!外邦的罪已经恶贯满盈了。
{\Section:TopicID=419}四4
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 道不同不相为谋,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一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就被人以为奇怪,而加以恶言诋毁。
{\Section:TopicID=420}四5
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账 有朝一日,基督要做复活之人的审判官,要按各人所得真理亮光的程度而施行审判。很明显的,有为义人预备的赏赐,也有为不义之人预备的数等不同的刑罚(太十一24;路十二47~48,廿47)。
{\Section:TopicID=421}四6
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 这是本书较难解释的经文之一,可能有三种不同对于死人的看法:(一)指灵性死了,但肉体还活着的人;这等“行尸走肉”的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二)指提供第二次的机会,传福音给那些已经在肉体死了的人。(三)指一些已经过世的人,但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似乎最后一种解释最为自然;若然,死人就是那些基督徒殉道士。
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 那些受逼迫的基督徒,虽然在肉体上受人的敌视、审问、判罪,甚至被杀。
他们的灵性却靠 神活着 肉体虽然死了,灵性却靠 神得到永生。活着乃联于 神通过圣灵的永恒不灭之生命,与第二节的“度余下的光阴”地活着,显然不同;前者是无限的,而后者是有限的。
{\Section:TopicID=422}四1~6
第四章并非开始一个新主题,而是继续讨论基督徒如何在乱世之中,洁身自爱,即使遭受逼迫横逆,也应视为化妆的祝福,趁机与罪恶一刀两断──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这一切都作够了,可以休矣!
虽然世人因为我们“出淤泥而不染”,与众不同而中伤我们,但 神是公义的,有一天是非都会分明的。基督徒为了福音受苦而殉道,虽然在肉身上如同人一样受了惩罚,可是灵性方面却同 神一起活着,生生不息,直到永恒。
有关罗马政府社会形态的描述,如英国历史家吉朋的大着“罗马帝国衰亡史”就说明道德低落促成罗马帝国的瓦解。难得的纯朴立国的精神和自信心所造成的刚毅性格,也在耀眼的财富和没信仰的自由中消失殆尽。中上阶级的人有足够的财富屈服于无穷尽的机会之下,受其奴役,不得翻身。都市人口日形稠密,使人们的接触频繁,同时也造成管理监督上的困难。移民带来了千百种的文化,各种文化的差异,使彼此间产生磨擦,又导致了相互间的漠不关心,貌合神离。美学和道德的标准,也因追随时尚而降低;色情泛滥,婚姻破碎,变成常事,金钱与权力统治了这个国家,而政治上的自由,也相对地大为减少。历史上很少遇到像罗马帝国初期的上流社会中那种毫无节制的奢华宴乐;从来没有像罗马帝国中各阶层的人那样普遍嗜好娱乐、戏剧、马戏、杂耍、战车比赛和角斗竞技;从来没有这么多公开阅兵和展览,他们有许多的神像,祭坛和庙宇,许多宗教的仪式和游行。虽然如此,他们的心中却是越发空虚,无法在污秽败坏的世界中产生一种道德的革新。
罗马的宗教乃是抽象的、实用的、和法治的。古罗马人的诸神乃是神秘的,隐微的。这些神明未曾给予人关于将来之赏罚或来生之盼望的应许,于是许多的哲学门派和宗教乘机兴起,欲填补当时一般人士无法满足于官方宗教仪式而形成的空虚心灵,只是到最后都徒劳无功。
从亚伯拉罕到基督,人类对救赎之预备有两方面:在以色列人中,人们直接受到 神启示的影响;在外邦人中,人类在神启之外发展其本能。对以色列而言,是 神寻找人;对外邦人来说,是人寻找 神。在犹太教中, 神预备了真宗教;在外邦人中,是预备人接受真宗教,补充了凡俗宗教无能为力的地方。
三 忍耐到底终必得救 四7~19
初代教会的信徒盼望基督再临,好像大旱之望云霓,非常渴慕;但这种期待的情绪,不应使他们变成闲懒不结果子,或是火热的狂徒。彼得以“十诫”奉劝信徒,让他们在迎接主临万邦的事上保持平衡:
(一)谨慎自守(7节),(二)儆醒祷告(7节),(三)切实相爱(8节),(四)互相款待(9节),(五)彼此服事(10节),(六)不以为奇(12节),(七)倒要欢喜(13节),(八)不以为耻(15~16),(九)荣耀 神(16~18),(十)交托 神(19节)。
1 末日已临,万物的结局近了 四7~9
这是“十诫”的前四条,都是作门徒必备的修养,彼得的时代如何,我们的时代亦如何。
{\Section:TopicID=425}四7
万物的结局近了 结局并非指一切事情的中止,而是大功告成了,目标达到了。 神对这个世界不会揠苗助长,他有自己的时候与方法来结束一切,而且到时一定成就。有人不以为现在就是结局近了;有人认为这是指耶路撒冷的陷落;但多数人认为这是指基督再临逼近了。虽然不是顷刻之间,却很靠近了。
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 对于终末的感性,并非整天到晚“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而无所事事,大作白日梦;参看一13。
儆醒祷告 当门徒在客西马尼园打盹的时候,主就曾对彼得说:“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可十四38)一个整天忙碌,静不下来又不儆醒的人,经常是一团糟乱,更谈不上祷告了。
{\Section:TopicID=426}四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 遇乱世的时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彼得却在这里石破天惊地提出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爱为由上到下的爱,不同于人间的爱,参看一22;且其形容词为热情奔放之意,在希腊文中为一幅怒马奔腾的图画。这与世俗的爱情,不旋踵间就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由山盟海誓到视同路人,真有天渊之别!
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这里响应智慧王所罗门在几千年前的箴言:“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十12)。彼得依稀记得他曾问主应当宽恕弟兄的得罪几次?他并提议七次;但主却增加七十倍,意谓饶恕应不计其数,多多益善。
{\Section:TopicID=427}四9
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 这是心甘情愿地款待对方,而且是真心实意、一味地款待(罗十二13),好解除风尘仆仆的旅客风餐露宿之苦。可能有人因不胜其烦而埋怨,但信徒这样做绝不会“徒劳”(林前十五58)。
{\Section:TopicID=428}四7~9
岁暮天寒,光阴荏苒,益感时不我与,增加“终末”的敏感性;彼得与读者共勉:在基督与国度惠然来临之前,基督徒生活仍然要按部就班,敬虔度日,不容掉以轻心。
谨慎自守可以代替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生活;儆醒祷告是袪除迷惑,避免狂热的方法;切实相爱可以遮掩过错,使朋友和好如初,使怨偶破镜重圆,这是最要紧的诫命。表现在行动上的,也在于彼此招呼款待,“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解决了那些旅客劳人的衣食问题,尽了守望相助的美德。
2 神赐予百般恩赐给我们 四10~11
神的恩赐有两大要素:(一)天生万物以养民;(二)要作恩赐好管家。
{\Section:TopicID=430}四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 天生我才必有用,读了罗十二、林前十二、弗四及此处,更证此说。不过,恩赐是为了服事,而非自我炫耀。
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百般第二次出现,参阅一6意为多形多式,多彩多姿。管家直接向主人负责,而分配各种家务。管家不拥有家产,但却负责管理分发家产。战国时代孟尝君的食客冯谖,为其主公市义于薛,就是一名好管家。
{\Section:TopicID=431}四11
若有讲道的,要按着 神的圣言讲 讲道的人要讲 神的话,而不是自己的意见,或展示自己的口才;必须倚靠 神的灵感而讲。
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 神所赐的力量服事 若凭一时的血气和热心去服事,则不能持久;有了 神所提供的力量就事半功倍,且能持之有恒。
叫 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 凡事这就是保罗所说:“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甚么,都要为荣耀 神而行”(林前十31)。
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 荣耀一词出于动词思想、期望、有名望等基本观念;参看彼前一7{\LinkToBook:TopicID=310,Name=一7}、21{\LinkToBook:TopicID=334,Name=一21}注释。权能原指石破天惊的复活大能。以上两者皆属 神所有。永永远远指天长地久,无穷无尽。代代相续下去。
阿门 希伯来文音译词,原义是“真的”、“是的”、“确定的”、“真实的”或“但愿如此”(见赛六十五16;耶二十八6;启五14等)。通常也在祈祷、颂赞、咒诅、立约、许愿等时,作为会众的响应(见民五22;申二七15以下;尼五13;太五13等)。
{\Section:TopicID=432}四10~11
教会中有讲道的恩赐和服事的恩赐,两者都很重要,但并非每人都要作教导人的或传道人,不过每人都要为他作见证。各人要按自己的恩赐,各擅胜场,互相配搭,联络得合式,大功告成以后,前台与后台都要论功行赏(撒上卅24)。
所谓“ 神的圣言”(11节)并非说今日的传道人所讲的句句都是 神的“真言”,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初代教会的先知,能够直接传授 神的话,已因圣经的完成写作而告消失。今日分享 神话语的人,要格外小心,免得“假传神旨”或“误传神旨”。
神给我们恩赐,才干和使用恩赐的机会,只有他配得最高的荣耀,阿们。一点也不错,这一切成就都是直属 神的。
3 经历火炼的试验不必希奇 四12~16
彼得的书信很可能止于十一节的荣耀颂,或者这就是他的本意;他也可能写到这里,因其它的事务打断,暂时搁笔,好久以后才回来续笔。他发现还有许多未竟的话要向外邦人的读者交代,特别是有关受逼迫的事。犹太人虽然常受逼迫,外邦人却对基督信仰存有幻想,以为信了主,就一帆风顺;岂知事实上大不相同!彼得告诉他们经历火炼的试验是势所必须,是福气和荣耀必经的要站。
{\Section:TopicID=434}四12
亲爱的弟兄啊 本段的信息乃是重复第二章下半的“为主受苦”主题,为要加强读者的亲切印象,彼得重复使用二11的称呼。
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 火炼的可能有下列其一的意思:(一)燃烧的,(二)烘焙的或沸腾的,(三)经火锻炼的。有人主张第三种解释最为合理,他们的经历正像真金被火锻炼,越炼越精。但也有人主张证诸史册,基督徒在尼罗王的花园里通宵被烧如火炬,正是第一种字面的描述。这些经历皆是基督徒成圣必经的过程,一旦临到,就不必以为希奇事(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
{\Section:TopicID=435}四13
倒要欢喜 不仅不悲伤,反倒要欢喜快乐,引以为荣。试看那些挨打的使徒“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
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 这是基督徒喜乐的来源。一同受苦分担苦难或在受苦上有分。
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 当基督再临的时候,基督徒的苦难就可完结,并受奖赏。耶稣曾经说过:“人若因我……逼迫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五11~12)
{\Section:TopicID=436}四14
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 承上一节,重复登山宝训的福气,“人若因我辱骂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太五11)。
因为 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 荣耀的灵好像旧约时代 神荣光的显现。这是将来荣耀的预尝。英文钦定本圣经有 神荣耀能力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这样就更能响应保罗的见证说:“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住在我身上);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林后十二9~10)。
{\Section:TopicID=437}四15
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 这是重复二20的说法,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甚么可夸的呢?以上这些罪行都是“自作孽,不可活”,受苦自然活该。好管闲事原文是一个复合字,由“属于他人”及“监督”二字连合而成,意谓在他人辖区之内作监督;亦即越俎代庖,作威作福;甚至有谓适用于一个牧师到别人教区内多管闲事,虽然从上下文看,后者不可能为最主要意思。其它的翻译尚有干预、扰乱、煽动,或贪人财物等。本字在新约中只在这里出现一次,非常奇特。
{\Section:TopicID=438}四16
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 神 这又是二20因行善受苦的重述。基督徒系安提阿之异教徒给耶稣信徒之名(徒十一26);他们“不以福音为耻”(罗一16),反倒要严守法律,尽力荣耀那伟大的名字。
{\Section:TopicID=439}四12~16
初代基督徒似乎与“火”结了不解之缘,以后尼罗皇帝的焚城,暴君一炬,可怜焦土,使基督徒作了替罪羔羊。好在这种受苦,是与基督为伍,虽苦犹甘。
彼得前书一共一百零五节,其中六十五节与人的行为有关,占一半篇幅以上。基督徒的生活要检点,才能使人因这名归荣耀给 神。
4 审判要从 神的家来开始 四17~19
彼得认为逼迫可能是 神用来炼净义人的方法之一,这是 神未来审判的初阶;对基督徒来说,可能并不好受。整段经文标出义人和不虔敬的人之强烈对照。
{\Section:TopicID=441}四17
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 神的家起首 彼得以旧约结九6为例,说明审判从 神的家起首:由长老杀起,“将年老的、年少的、并处女、婴孩和妇女,从圣所起全都杀尽”,无一幸免。
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 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尚且遭到如此可怕的试炼,那不信从 神福音的人,比较起来,更是令人惊心呢!
{\Section:TopicID=442}四18
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 仅仅旨在说明义人得救何等艰巨,九死一生;并未说他们会跌倒或不得救。如此一来,不敬虔者和罪人,则更不用说了──难上加难!此处可能引用箴十一31:“看哪,义人在世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
{\Section:TopicID=443}四19
所以那照 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行善 “总强如因行恶受苦”,这是继续三17的说法。心理学说到有些人死不认错,自作自受了之后,难免“受苦情结”,这是与 神的旨意违反的啊!
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 交与为银行用语,即存款之意,为动词现在式命令语态,表示继续不断地交与,而不是一曝十寒的动作。 神是信实的、公义的造化之主,“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一17),因此我们可把灵魂交托给他,像主耶稣所作的一样。
{\Section:TopicID=444}四17~19
如果火炼的试验临到 神的儿女,而且他们仅以身免;那么,那些不虔敬和罪人将伊于胡底呢?义人受苦,结局是荣耀和奖赏;不义的人作法自毙,只是恶贯满盈罢了(太廿三29~33),他们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 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二5)。目前火炼的试验与将来的大火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哩!
受逼迫的当儿,也正是见证爱心的最好时刻。腓立比的禁卒不是因为地震而信主,却是保罗的爱心关怀使他感动而归主,因此即使身陷危机之中,仍应一心为善,而把自己的安危交托给信实的 神。── 杨东川《中文圣经注释──彼得前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