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

 

路加福音14124

本段经文开启了一段事迹,第14章起一直到1710止,所记载的就是这段事迹。这里的故事发生在耶稣事工里的最后一个安息日,我们可以从其中看见耶稣抵达耶路撒冷之前,最后发生的一些事。这段经文记载了法利赛人首领家中的事件;祂离开那家以后,接着发生的事;以及祂所作与这些事有关的教导。

这里的二十四节经文在某方面来说,堪称是路加福音里最引人注目,最令人吃惊的一段经文了。

它分成三部分。

1·一件戏剧化的事(16节);
2·紧接着是耶稣所说的惊人的批评(714节);
3·然后是耶稣在那个房子里所讲的故事(1524节)。

戏剧化的事(16

7节说,“耶稣见所请的客……。”从“所请的客”可以知道,那是一个正式的场合。我们看见了耶稣作工的那个时代一个腐败的象征。他们渐渐侵占了本应分别为圣的时间,逐渐将安息日的下午或晚上,用在探访亲友或招待客人上。今日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情形。许多人早上去教会(还常常迟到),下午就去探友、交际。这整件事代表了属灵的腐败。

耶稣参加了这样的一个欢宴。也许有人立刻会说,祂的参加足以证明这种欢宴是正当的。我的回答是,如果我们在这种场合也能说和耶稣相同的话,作同样的事,那么我们接受邀请参加欢宴是正当的。

耶稣在那个首领的家中,发现四周有一种批评的气氛。路加说,“在祂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这人为甚么前来?毫无疑问的,他是受邀请而来,但那些人并不是因为想要他来作伴而邀请他。他为甚么会在那里出现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耶稣回答说……(中文圣经无“回答”二字)。”祂回答甚么?根本没有人说话啊!也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祂应邀进来,一眼就看见那个被放在祂面前的患水臌之人。现在我知道了“回答”一词的含义。祂是在回答他们故意将他放在祂面前的这个行动。

祂知道他为甚么会在那里。是他们将他带来,放在那里,想看看祂会不会在安息日治病。耶稣在一生的事工中,与官长们一直在一点上起冲突,就是祂不断地蔑视人们的俗例,一再破坏他们所设立有关安息日的种种虚假的仪式规条。

祂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我想我能把握住祂的语气,听出祂的重点。我相信祂用这种语气说话,他们就能知道祂是在说出他们心中所想要问的问题。祂实际上是说,我知道你们在想甚么,我也知道你们为甚么把那人带来。你们就是想问这个问题,或者想叫我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却不言语。”每一次我听到这些人的故事时,就想到,他们确实常常会沉默片刻,这一次也是如此。

然后,“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那就是祂的回答。接着祂又用讽刺的语气,像往常一样,向他们启示一个事实,他们的反对是不诚实的,在他们所反对的祂打破仪式条文的后面,还有更深刻的事。“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有些古老的抄本加上一句,“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或有牛……。”祂说,如果涉及你们所爱的人或东西时,你们难道也采取现在这种态度吗?如果你的儿子,或驴、牛在安息日掉到井里,难道你不立时拉上来吗?他们再度沉默不答。

耶稣那惊人的批评(714

这件戏剧化的事过去了,那个安息日下午的宴会仍继续着。路加说,“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为了明白耶稣所看见的情形,我们必须明白那些东方家庭安排席位的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一个桌子设三个席位。像这里的场合,通常有好几桌,每桌有三个席位。各桌最中间的位子是首席。假设有九个人,就有三个桌子,每桌三人;我们分别将这些席位由一编号到九。那么,第一桌的第二号,和第二桌的第五号,以及第三桌的第八号席位就是首席。在这种情形下,主人都坐在最卑微的席位,就是第九号席。坐在最中间桌子的首席之客人,就是那一天的主客。

路加说,“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祂看见他们自己拣选位子,都想要坐每一桌中间的首席。

祂看着这一群人,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贫穷、伤残的人,也没有一个瞎子或瘸子。这些人从来不会在这种场合出现。祂看到的是一群有成就,有财富,志得意满的人,他们正在争夺首席。

接着祂作了一件恐怕是最违反惯例的事。祂批评那些客人的无礼,以及主人的错误待客原则。

祂对客人说的话,记载在8节。不要坐在首位上,为甚么?因为首位是给尊贵的客人预备的。一个争着要坐首位的人,就证明他不是一个尊贵的人。一个尊贵的人绝不会为自己争席位。“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然后祂对作主人的说话,祂再度用到“恐怕”这个词。“耶稣又对请祂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祂的意思是,我们这样作是很危险的,他们可能会回请我们。因为我们请他们的时候,就是在指望他们也回请我们。我们的主说,这种态度已经失去了请客的真正精神。任何想要得报答的请客,都不是出于真心的好客。

我认为,以今日的生活标准来说,这仍然是一种革命性的想法。我们的主指明了不好的态度和不良的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良好的态度和善良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动机不良,我们的态度就不好。如果我们想要高抬自己,我们就会去争取显赫的地位。我们的动机若是好的,我们就不会去争夺高位。我们请客的动机若是为了要得别人的回请,这种请客本质上是粗鄙的。如果我们请那些贫穷、残废、瘸腿、瞎眼的人,他们根本无力报答我们,我们就有福了。这才是真正的好客。

我们很惊奇的注意到,我们的主在这里看见了那永恒的光。祂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几乎将基督徒所有属天的报答都延期了。神会供应我们在这世上所需要的一切,但所有大的赏赐都要等到未来的那一个生命里才能得到。

在房子里所讲的故事(1524

因此,我们来到发生在这首领家中的最后一件事。有人说,“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我相信这是出于真心的喊叫。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是讽刺的宣告。我却不这么想。对我来说,显然这一位客人从耶稣的话中,看见了神国的曙光,看见了耶稣所提出的理想是何等荣耀,看见了这个原则所管理的社会秩序是何等完美;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下,没有人抢首席,没有人争权夺利,人们请客并不是为了求回请或报答,乃是真正为了别人的需要。因此他喊道,“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我们再一次对耶稣的回答感到惊讶。祂以故事的形式作答。我们的主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否认天国的福分。祂也没有否认那人所说的话之正确性。但祂实际上说,不错,你羡慕这个理想,但你还没有预备好为祂而有所行动。人们可能会羡慕一个理想,却不打算实现这个理想。

这个故事首先表明了神的国是一个恩典之国,神摆设了筵席,让人白白进去享受。人接受了神所赐的恩典,就得以进入神国,成为神的客人。

这让我们看到,进入神国的权利,乃在于受到了祂的邀请。神在呼召我们,祂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因此,最后这故事指出,我们若被排拒在那国度之外,是因为我们先拒绝了祂的邀请。

这故事的要旨,在指明人拒绝祂的原因。有一个人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另一个人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第三个人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我们的主在这里用了一个醒目的词──推辞。这词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是放在一边,辞退,翻译成“推辞”也颇能达意。在“推辞”和“理由”中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在十二、三岁那年学会了这中间的区别,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掉。那时我在切坦罕(Cheltenham)读书,我的老师是巴特勒(J. L. Butler)先生。为了某种原因,有一天我没有作家庭作业,妈妈就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交给老师,上面说,请准许坎伯摩根今天不作功课。摩根太太谨上。”我将这条子交给巴特勒先生,他很仁慈的说,“当然可以。”那天放学时,我正打算回家,忽然听见巴特勒先生问我,“摩根,你要去那里?”我回答说正要回家,他说,“请你先作完家庭作业再回家。”“可是,老师,我不是带了一张条子来给你吗?”他说,“我知道你带了一张条子,但那只是推辞你昨天不作功课的借口,不能作为你今天不作功课的理由。”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

“众人一口同音的推辞。”想找借口推辞,完全是因为心中不想这样作。

现在我们来细察主所举出的几个借口。有一个人说,他刚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那个人若不是骗子,就是傻瓜。有谁会事先没有看过一块地,就买下它呢?

第二个人说,他刚买了牛,要去试一试。他和第一个人一样,非骗子就是傻子。你能想象一个人不先试试牛,就将它买下来吗?

最后那个人说,我刚娶了妻,所以不能来。他是三个人中最傻的。他为甚么不带着妻子一同赴席呢?这纯粹是借口而已。

第一个人的借口是土地,属于产业的范围;第二个人的借口是牛,属于商业的范围;第三个人的借口是妻子,属于人类天然感情的范围。今日,这三样东西最能使人远离神的国。

他们羡慕这样的理想,“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主用比喻的方式说,是的,你们羡慕神国,但你们却不肯进入。你们在这三个范围内找借口。这些事占据了你们的心,使你们的心容不下神。

那真是一个不寻常的安息日下午。当这一切事都过去以后,祂就离开那个法利赛人的家。下一讲将告诉我们,发生在房子外面的事。

路加福音1425152

耶稣讲完了那个例子,说明人心不愿意进神国的事实之后,就离开了法利赛人首领的家。路加简短而生动地描述了外面的情景,“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祂特过来对他们说。”

试想像当时的情景。路加强调人群的众多。他说,“有极多的人。”在耶稣作工的那个阶段中,无论祂到那里去,都有一大群人跟着。各式各样的人紧随着祂,聆听祂说的话,观看祂行的奇迹,他们对祂深感兴趣,深深为祂所吸引,并且他们显然对祂有好感,有一种愿望想要与祂在一起,与祂联合。

我们看见祂离开那法利赛人首领的家,开始往前行。我们可以想象祂背对着那房子,往祂自己的道路上行。那时在外面等待的群众,就立刻跟着祂行。然后,“祂转过来对他们说。”这就是当时的情景。

这一章剩下的部分记载了祂对群众所说的话。然后,在第15章开始的两节中,记载了祂的谈话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路加告诉我们,有两种人受了影响:一种是群众和罪人,一种是法利赛人和文士。

那一天祂所说的话,是从祂口中所出最严厉、扎心的话语之一。我们必须先记住,当时的群众正被祂吸引,想要与祂在一起,有些想要作祂的门徒。耶稣转过来面对他们,从祂所说的话里,我们发现了作祂门徒最高的条件。祂曾重复三次说,“不能作我的门徒。”同时祂相对的,也启示了作祂门徒的独特条件。

这也是惟一的场合,祂如此清楚地解释了祂设立这些严格条件的原因。

先来看看这里所提出的作门徒的条件。每一次我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惧怕,都会问,这些真的是作门徒的条件吗?每一个人读到第一个条件,说要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岂不都会产生一种害怕的感觉?但祂确实是这么说的,如果作不到这点,“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第二个条件乍看之下不太惊人,其实是更令人吃惊的。“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这里面有一些宗教、神学、和教会上的语气,我们很容易接受它。但请留意其中的,自己十字架,一词。耶稣没有说,背着我的十字架,祂乃是说,背“自己十字架”。当然我们最终必须用祂的十字架来解释这里的十字架,但祂所强调的乃是个人自己的十字架。

接着我们的主又第三度用这样的句子,来总结祂前面说过的两个条件,“你们无论甚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包括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并且背起十字架,“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主从未说过,作基督徒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信息是错误的,我们宣告作门徒很容易,结果却没有达成神交给我们的使命。我相信,我们的失败是在于我们向年轻人介绍基督时,将我们的信仰渲染成一个得到快乐生活的秘诀。如果我们能像耶稣一样,介绍基督教是一种改革的运动,我们就能更成功地得着年轻人。从头至尾,基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字架。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参中文圣经小字)……”就是这一点使我们踌躇不前。我们必须记住,这里是东方惯用的语法,用来表现一种尖锐的对比,“恨”这个字是用来与“爱”相对立的。我们不必要说,耶稣不是在声明我扪心中对所爱的人应该怀着敌对的态度。祂当时面对着的,是人对祂所提到这些人的忠心,可能超过对祂的忠心。令人注目的是,祂所提到的这些东西或人,没有一件是低俗的,卑贱的。人常常会在美丽的事物,和对祂的忠心之间有冲突。人类的生命中,没有甚么比对父母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儿女的爱,对弟兄姐妹的爱更善更美的了;但这些美丽的事却常常可能威胁到我们对主的忠心。因此祂宣告说,即使有片刻的时间,我们最高的属世之爱和基督的呼召有了冲突,我们只有一个法子去行,就是跨越过我们自己的心,毫无妥协,毫无疑问地去跟随祂。

这一点最终必须用下一个条件来说明。“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背十字架的意思,就是倒空生命中一切出于自私动机的事,虽然这些事也可能是高尚的。如果一个人到了某一个时候,基督呼召他在生命的态度和行动上,过一个牺牲的服事生活;同时他又面对美丽的属世情感之吸引,在这两者中作抉择时,他惟一能作的,就是遵照耶稣所提出的条件,去跟随祂。

耶稣又加上了“和自己的性命”,使这一切更加崇高。人还会爱甚么胜过爱自己的性命呢?魔鬼和耶稣常常说同样的话,但却出于完全不同的标准和含义。魔鬼首先对人说,“你们便如神。”耶稣也对我们说,“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两者都呼吁人要像神,但其中却有天渊之别,因为这两个对神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关于这里耶稣所说人对自己性命的态度,使我想到撒但曾对神说到一个人,“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我也记得耶稣说过,“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

这两件事使我们看见,人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应有的估量;并且明白耶稣所说,除非人符合祂所呼召的条件,恨恶自己的性命,否则不能作祂的门徒这句话的意义。

这些条件的严厉性是不言而喻的。今日我们抱怨这些条件太严苛,岂不是有些迟了?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由乡间匆匆返回伦敦,在那致命的八月天里,我看见一批一批的英国子弟被送上战场。他们唱着军歌向前迈进,我日以继夜地可以听见他们的脚步声,他们都是优秀的年轻人。难道他们不爱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年轻的妻子?不爱那正挥手告别的儿女?不爱他们的兄弟姐姝?不爱他们自己的性命?他们当然爱!但是,时候来了,有一个远比他们属私己的爱更高的呼召临到他们,他们就前去,忠于那个呼召。

耶稣所要的是全部,祂需要全部。当我们谈到祂第一个条件的严厉性时,难免会引起一个疑问,基督所要求的忠诚,是否低于我们年轻子弟对于国家的忠诚?祂要求得更多,祂要求我们撇下一切所有的。祂呼召我们前进,永不回转,永不妥协。

祂的第二个条件,说明了祂的第一个条件。“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十字架就是惟一的说明,因为祂的计划就是牺牲。十字架是惟一的方法。因此祂说,人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祂,就不能作祂的门徒。因为祂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祂的门徒也必须走这一条道路。

十字架是甚么呢?它的意义何在?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信徒谈到他们所经历的十字架时,所说的话非常荒谬。我听过一些很虔诚的人说到他们所受的苦,所遭遇到的肉体上的疾病,心理上的困扰,物质上的损失,他们称这些个人所受的苦为十字架。他们谈到这些经历时会说,“当然啦!我们必须背负十字架。”那并不是十字架。我不能仅仅因为受了苦,就说是背负了十字架。如果受的苦只是以我个人为中心的,只是以我个人作出发点,那就仅能称为受苦,那不是十字架。神知道我并非对受苦一事毫无同情心。但除非我们是为义、为善行、为作基督徒而受苦;除非我们是照神的旨意同情别人而受苦,因帮助别人而倾倒出自己,否则我们就没有触及十字架的范围。我们只能用祂的十字架来诠释我们的十字架。

我发现如果把耶稣在该撒利亚腓立比所说的话,和使徒保罗受圣灵启示所写出的那一段有关主自己的话,并列来读,是非常有趣,并且富启示性的。保罗写道,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那就是十字架。“反倒虚己”,“死在十字架上”。我如果要跟从祂,也必须倒空自己。祂一路走向十字架;我如果要作祂的门徒,必须甘愿接受十字架,作为我一切生活和服事的原则。祂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此。祂说,人若要跟从我,就必须进入我的计划中,必须走我的道路。作门徒的意义不仅是保证灵魂得救,并且是在患难中与祂有交通,然后与祂一同得胜。除非我们预备好这样作,否则我们不能作祂的门徒。

声明了作门徒的条件之后,祂接着解释祂所以定下如此严格条件的原因。祂说,“你们那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接着祂又采用另外一个比喻,说到一个王出征前,先要酌量一下。

祂为甚么要举出这样的例子呢?祂为甚么要在那个时候,用盖楼和出征的比喻呢?

我想这段经文恐怕是新约圣经中最被误解的一段了。被误解的原因出自一个小小的词──“这样”(见1433)。如果这个词译成“这样”,就等于暗示祂的意思是,你若要跟从我,就必须这样先估计一下所花费的代价,就像那个盖楼的人事先算计花费,或像那个国王,出去打仗以前先坐下酌量,能否用一万兵去胜过对方的两万兵。事实上祂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按耶稣的意思,这个小小的词应该译为“所以”。祂的那些条件显示,一个人若跟从祂,就不能算计花费,不能和其它利益比较,不能在世俗的爱和耶稣的呼召之间讨价还价。

祂不是告诉人,他们必须算计花费。祂乃是告诉他们,必须算计花费的是祂自己。祂是那盖楼的人;祂是那争战的王。这就是祂举出这两个例子的原因。祂说,“所以”,也就是解释祂的条件为甚么如此严格,为甚么你们必须符合这些条件,否则不能跟从我。祂似乎这么说:我在世界上,就是为了盖楼,为了争战,因此我的工人和军人的质量,对我是攸关重大的。

圣经一切的启示可以照亮这一段话。祂已经接近了祂服事工作的尾声。大约六个月之前,祂也用过同样的两个比喻。祂在该撒利亚腓立比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建造;“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争战。在两个场合中,祂都启示了祂对祂在世上工作的估量。祂来到世上,是为了建造。祂来到世上,是为了争战。祂主要的目的是建造,但在建造的过程中,祂必须作拆毁的工。祂是盖楼的人,但祂也是争战的王。这与整个圣经的启示是一致的。圣经的历史,就是神为了犯罪的人类采取之行动的历史。那是建造的作为,也是争战的作为。圣经以一个园子开始,以一个城巿结束,在开始与结束之间,就是神为建造那城,在历世历代所经营的事迹。而在这过程中,由于人的罪,祂就成了争战的人子。

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曾发行一本杂志,取名为《剑与镘刀》(The Sword and Trowel)。他为甚么会替这本杂志取这样的名字呢?他是从尼希米的故事得到灵感的。但没有人能肯定的说,他命名的时候未认出里面更深刻的含义,而仅仅是因那个故事,就为那本基督教刊物命名。尼希米和那一班人,是一手拿剑,一手拿馒刀修筑城墙。同样的,我们主所举的例子也与神所启示的作为相符合。

再来看看那一群被祂吸引,对祂怀着兴趣的群众。祂转过来,给了他们作门徒的条件。我相信祂当时看见了群众的脸上所反映的心思,那也是人类心中的想法,是我心中的想法。他们看着祂,他们似乎说,你为甚么要把条件定得如此严格?我们都喜欢你,被你吸引;只要你同意,我们就可以拥戴你作王。我们愿意跟从你。

祂看见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的心思,祂实际上说,我告诉你们为甚么我把条件定得如此严格。我来世上是为了建造,为了争战。我要跟从我的人始终站在我旁边,直到楼盖好了,战争胜利了。耶稣关心“质”远胜过“量”。如果今日神的教会也学到了这个功课,教会的会众可能就被淘汰不少了。我们若不再吹嘘自己的教会有多庞大的会众,我们就能很快得到洁净。

这里也适用基甸的故事。神使用三百个真诚的壮士来成就的事,远胜过三万二千个乌合之众所能作的事。主所要的人,是祂能靠得住的人,能够和祂一起辛勤砌砖,一起冲锋陷阵,直到祂嬴得战争,建好祂的城为止。那就是祂定下严格条件的原因。

最后祂说,“盐本是好的。”祂改变了比喻中的表号,再度使用祂早期事工中曾对门徒用过的此喻,那时祂说,“你们是世上的盐。”

“盐本是好的。”但它若失了味,又有甚么用处呢?祂带着讽刺说,“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都没有用处。耶稣说,人若没有盐的功用,对我来说他们都是无用的。那些视基督教信仰为愉快、轻省道路的人,他们本身没有气味,在这世上不能产生防腐的作用,不能阻止腐化的蔓延。“盐本是好的,且若失了味,可用甚么叫它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

然后,祂以一个挑战作结束,“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最后,请注意结果。“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众税史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讲道。”把这两节连在一起是颇有启示性的。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祂,想要听祂。那些知道自身需要的人,就是愿意靠近君王和救主的人;虽然祂设立的标准是如此高。然后呢?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这些志得意满的人,丝毫不为祂的话所动,反而拒绝他们所看见的。他们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虽然耶稣已经宣告了如此严格、必要的条件,足以使历代的人为之战兢,但祂却接待罪人,与他们一起吃饭。祂所说的话对税吏和罪人产生了影响,他们深深被祂严厉的话所吸引。另一方面,法利赛人和文法利赛人和文士却拒绝所看见的,因为他们没有见到祂话语中真正的价值。──《摩根解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