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

 

马太福音19122

这一段是构成马太福音第三部分的插曲之一。其中我们看见基督又从教导门徒的繁忙工作中,转向众人。王已被百姓的官长弃绝,众人对祂的困惑也与日俱增,但祂还是接待一切到祂面前来的人,供应他们的需要。

来到祂面前的有四种人。

1·第一种是有需要而来到祂跟前的众人,他们带着患各种疾病的人一起来。
2·第二种是带着批评之灵来的人,他们来是要陷害祂。
3·第三种是怀着自然的感情的人,他们带着他们的小孩子同来;
4·第四种是带着深刻问题前来的人,他们真诚地来寻求祂的帮助。

这里王对付了四个主题。祂向四方面进军,并在这四方面彰显了祂的能力。在身体方面,祂使病者得医;在道德方面,祂回答了批评者的攻击;在社会方面,祂斥责门徒,又将小孩子抱在怀中;在属灵方面,祂光照那些前来求问的人。我们这些敬爱王,跟随祂脚踪的人,若读完了这些故事,必定会对祂处理各种情况时的冷静、轻松而感到奇妙。

第一个故事很简短,是在1,2节中。那时祂离开加利利,结束了那一个阶段的生活,祂在那里的工作已完成了,祂的信息已经传出,祂的能力也已彰显。祂来到了约但河外犹太的境界。祂曾面对着耶路撒冷说过,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自从该撒利亚腓立比之后,祂一再的对门徒说,“我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苦……被杀……复活。”“必须”经过的受难一直放在祂的心中。来到犹太的边界,祂发现自己又被许多人包围;虽然这里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显然的这些人一定带着他们患病的亲友同来。这里的记载很简单,“祂就在那里把他们的病人治好了。”这一句话就启示了祂那无限的怜悯,和祂无限的能力。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但我们不要错过那伟大的情景,不要忽略了祂的深情、伟大、温柔、和荣耀之处。

我们看见这位君王,祂在地上的日子已接近尾声。祂已宣告了祂的道德标准,也展示了在祂管理之下的福分,实行了祂的主张。祂清楚的知道,众人对祂至终的判决是甚么,“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祂早已将这事告诉门徒,现在祂定意面向着这十字架最终的事实。然而当众人带着他们患病的亲友围绕着祂的时候,祂心中立刻动了怜恤,就用祂大能的手来医治他们。

在下面一段中,我们先看见法利赛人提出的问题,和主对他们的回答;然后是他们反驳主的回答,主再答复他们的反驳;最后是祂门徒的奇特评论,和主对们他们的回答。

先看问题与回答。我们立刻能看出,那是当时引起多方争议的一个问题。他们说,“人无论甚么缘故,都可以休妻么?”在这问题的背后,有官长们分歧的意见,包括两派思想。这个争议是由申命记里面的教训(241)引发的。“人若聚妻以后,见她有甚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对于摩西这些话的意义,希列和煞买又有不同的见地。希列是犹太教里最具影响力的教师,当基督在地上教训人的时候,他已去世约二十年。他一直坚持主张,摩西允许人休妻的根据,有一项就是今日所说的“性情不合”。煞买则认为准许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行淫。两派思想曾有十分剧烈的争议,这种争议,就是他们向耶稣提出那个问题的背景。

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基督首先启示了婚姻关系的真实基础,“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么?”这话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并彻底的答复。我们应该细细思考王所用的方法。祂将这表面的难处,诉之于一个永恒原则的基础上。祂全未考虑希列和煞买的观点,也越过了摩西,排开一切制订律法和解释律法的人,回到神最初的心意中。祂说,“那起初……。”我们的主所用的这个方法,本身启示了最基本的生活法则。摩西所颁布的是过渡性质的法则,只适用于某一时期和某些地方。当我们遇见疑难和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诉之于解释律法的教师,也不能诉之于立法者,因为他们的道德规范都已经被更高的规范所取代;我们所当寻求的,乃是神的原意。

祂既向他们指出世世代代常存的原则,祂就加以应用,“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借着这崇高的说明,祂指出婚姻的神圣性。因此婚姻的关系,由于它的神圣性,就凌驾在极神圣的亲子关系上。基督绝未给当时那些人,以及现今我们常常用的个性不合啦,情感不谐啦等借口留任何余地。基督将这个问题,提升到神单纯的心意上,使人看见婚姻关系的神圣性。

然后祂才降到他们争执的较低层次上,说,“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留心这话中的奇妙意义。若用别的话来表达耶稣的思想,祂似乎在说,按照神的旨意,一个人应该离开父母,和他的妻子连合,进入神圣的婚姻关系中。这一种婚姻的理想若实现了,人就不可加以破坏,“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祂并未说,一对男女若相偕过共同的生活,在天上看来这就是婚姻;祂却说,凡以神对婚姻的理想,作为婚姻关系根基的,“人不可分开。”一个根据永恒的原则和神圣的理想建立起来的婚姻,神必要成全。

接着他们提出了异议,从他们自己对这件事的争论中可以看出──“这样,摩西为甚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他们的意思是,摩西为何如此吩咐呢?他是根据甚么允许人离婚?耶稣的回答实际上是说,摩西如此允许,是为了迁就当时的需要,虽然与神的心意抵触,但他因为人心刚硬,已经失去了单纯和温柔,以致无法实现婚姻的崇高理想而如此允许的。摩西对刚硬之人的许可,不能以之作为神国里最终的道德标准。

随后祂所说的话,在基督徒看来,是针对着今日许多难处与问题的解答,“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这些话无须再加上任何解释。凡是相信基督,口称祂名的人,没有一个能说,人可以根据感情不睦,个性不合的理由离婚。是的,这个悲剧可能造成毕生的痛苦,然而为着社会的稳固,为着家庭的生活,我们必须接受基督的标准。祂所说的这些话极严肃扎心,两人一旦结合,除了一方犯了奸淫的罪之外,没有任何原因可以破坏这个结合。人若因此而受苦,是由于人违反了婚姻关系之理想而遭致的结果,不是基督,也不是神的错。

祂这样对付了法利赛人之后,门徒大感希奇地说,“人和妻子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这话倒并不全是抱怨基督所定的那个理想太高。他们实际上是说,这个理想在今世来说是太高了,人若要向神忠心,守独身岂不是更好?

基督对他们的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重要的。祂并未否定他们的观点,但祂说,“这话不是人都能领受的。”所指的“这话”,不是祂自己的话,是他们的话。在此基督说明,独身并不是为每一个人预备的。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守独身。“不是人都能领受的,”并不一定是说他们软弱,而是说他们并没有蒙召去守独身,因为独身只是赐给一部分人的。祂提到三等人可以守独身: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这一等人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和我们毫无关系)、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基督对这些人没有任何责备的意思,祂提到他们时带着敬重和尊敬,但祂也不许祂的门徒轻视那些不守独身的人。我们不能在祂的规则上加上我们的规则,我们必须根据祂基本的原则,来对待不同的人。一个没有独身恩赐的人,我们不能以任何规条加在他身上。一个领受独身恩赐的人,我们虽然不明白是为着甚么,他愿为天国的缘故终身不娶,这样的人当受到尊敬;但他也不可轻看不守独身的人。这是基督教一个永恒的法则;各人必须根据原则,立下自己生活的法则。我们无人可以替我们的同伴,立下他们生活的法则。

在这段令人惊奇的谈话中,基督承认婚姻关系的绝对圣洁与神圣;祂以强烈的话极力维护这种关系,不容人破坏它或贬抑它的价值。祂也带着欣赏和同情,承认有些人为了天国而守童身,祂宣告这样的人当受到绝对的尊敬。当教会开始传扬神职人员必须守独身的教条时,他们是在原则之外另立规则,我们都很清楚这样作会导致可悲的后果。然而在罗马天主教中那些守独身的人,诚然也有纯洁,坚贞,节志高贵的神的众儿女;但是人一再用当初不是为他们设立的规则,来束缚他们的生活,结果却违背了他们应当去行的原则,这种情形比比皆是。受耶稣基督管理的人,是直接被祂管理,被那只适合应用在他个人身上的原则所管理,而不允许其它的人为他设立规则。

后面的两个段落大家非常熟悉。头一段是关于小孩子的那个极美的故事。马太和马可这两卷福音书,都将众人带小孩子到耶稣跟前来的这件事,紧记在耶稣对婚姻关系的讲论之后。这岂不是给我们一线亮光,门徒们所以责备那些人,不容他们带小孩子到耶稣跟前来,是否因为他们心思中有独身思想在作祟?虽然经过主的改正,指出在原则之上再加上规条的谬误,但在他们的意识中,是否仍未脱去守独身是更纯洁、更高超、更贵重的思想,因而必须将小孩隔开,不容他们到祂跟前来?如果是这样,基督对他们的错误信念,所作的纠正是何等的彻底,何等的刚强有力!

将小孩子带到祂跟前的行动,是出于作父母的关怀,证明他们对祂的信任。今日人们还是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这是何等的美好!但是今日有不少父母,他们自己和耶稣没有任何个人的关系,却要他们的孩子作耶稣的儿女。这说明他们已经知道应该信耶稣,这就使他们拒绝接受耶稣基督的罪更重了。

但是让我们观察门徒的错误。这是因为他们错估了他们的主,可能也错估了祂的尊严,错估了祂纯洁的本质。此外他们可能对小孩子有错误的观念。有一位清教徒的领袖,对这件事曾有很生动的描写,可能他的看法是对的。他想象门徒对那些父母们说,耶稣这么一位伟大的教师,刚忙过应接政要官员,你们居然以为祂会对小孩子有兴趣,你们的想法太荒唐了。姑且不论是否如此,显然他们不让小孩子到祂的跟前来,是既不认识他们的主,也不了解小孩子。我们若再看其它福音书有关这个故事的记载,就可以看出基督因门徒对待小孩子的态度而恼怒。马可明明说,“耶稣看见就恼怒。”在四福音中,记载基督恼怒的场合,不过两、三次,而这里是其中之一。祂恼怒是因为他们对祂如此误解,竟以为祂不欢迎一个小孩。祂对小孩子的态度是欢迎和祝福,像常人对待小孩那样纯粹出于一种单纯、温暖的感情。祂祝福他们,是的,不只是伸出两手触摸而已,祂以双臂将他们环抱,为他们祝福,那是热爱的拥抱。感谢神,这位伟大的基督,祂的膀臂是为每一个婴孩预备的。

末了是有关那富有的青年官员的画面。让我们先看那位来访的青年,和他们寻求的东西。一个整洁、正直、诚实、天性纯良的人,正探索寻求一件重要无比的事──永远的生命。在观察主对待他的方法时,首先留意到他那个有关良善的醒目问题。这个问题指明他已经在善行的轨道上,他的生命与善良紧紧相连。“我该作甚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这问题又进一步透露一个事实,他既认为祂是良善的夫子,他就比他自己所知道的更接近了良善的目标。接着基督以外在的亮光投向他,就是第二块法板上的亮光,上面所有的要求,都是论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青年人挺身回答,“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甚么呢?”至此主不再投以外面的亮光,祂以光射入他内在生命中的暗处,向他启示他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的人,从未找到真的君王,来曾亲吻过祂的令牌,未曾被祂折服,受祂支配。他发觉那满足他自己欲望的力量,远比他里面追求良善的愿望更强。“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也许那青年人的事并未就此结束,只是这故事的记载至此告终。他的结局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他终于有一日回转,归向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因此找着了永生;不然就是他在基督召他撇下而他断然拒绝的那些事上,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座坟墓。

让我们不见一切,只见到我们的王。祂从容不迫,满有能力的医治患病的人;坚立了婚姻的道德标准;祂将所有的小孩,聚集在祂爱的怀抱里,祂以明耀的光照在那青年人的心中,无论他从此以后是迈向死亡或永生,他的道路都是一目了然的。

在这样一位君王面前,因着祂是这样的王,我们要说,“我们生命中的君王啊!靠着你的恩典,我们必真心,全心,忠心的归顺你。”

马太福音19232016

如果我们把1926,30中耶稣的话,和2016的话相联起来,就能看出这一部分的重点所在。“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这几节能立刻从主的教训中,将祂的推论显示出来。但是要融会贯通这一部分的意义,还得明白它和前面一段的关联。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见王又从众人转而专注于教导祂自己的门徒。这一段经文的开头是,“耶稣对门徒说。”那是紧接在那位青年官的事件之后。我们的主对祂的门徒论到财富和神的国,这些话都是针对彼得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彼得由于那位青年官的来访,以及主对付青年官的方法而心生疑问。主的教训是从青年官那件事开始的,但已远远超越了那事,并且也远远超越了类似的事件。我们必须先记住两个前提:第一,祂是在对祂自己的门徒讲论;第二,祂是因为所发生在那青年官身上的事,以及祂对那人的态度而对他们讲话。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才能明白主谈论财富时的态度,才能了解祂所说的比喻。

所以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研读。

1·头一部分比较简短,却较重要,那就是基督对青年的官那件事的评论,和因此所引起的谈话。
2·第二部分,基督解决了门徒的疑难之后,彼得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然后是基督的回答。

我们先看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和从这评论所引出的谈话。除非我们十分谨慎地把握住主说话时的语气,我们很可能完全误解了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马太虽然未记详情,在另一卷福音书的记载中,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明,当耶稣向那个青年的官指明十诫是衡量道德的标准时,他回答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

现在这位心中充满爱的基督,转过来向着祂自己的门徒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那是一句极严厉的话,但话中带着泪声,祂的声音里也揉和了怜悯和爱。如果我们将这句话的字稍加改换,将无损于这节经文的本意──财主进天国是非常困难的。当祂换一种说法重复说这件事时,仍然是用相同的语气,同样是带着一个惋惜、忧愁、和爱的灵:“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为何财主进天国很困难呢?在此我们也不可任意臆测。让我们回到王自己那奇妙的国度宣言──登山宝训。祂开头的话已经将天国的门开启,告诉人如何进入祂所描写的一切祝福中。“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现在将耶稣那温柔怜惜的话,加在这基本的声明之上──财主进天国是难的。为什么呢?因为财富就是权势,而权势不会使人产生谦虚的心,相反地,它适足产生骄傲。要一个财主虚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虽然并非没有可能,但是非常困难。耶稣看着那个青年的官离去,祂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因为祂爱他。

财主进天国还不单单是难,事实上是不可能。“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主所说的“针的眼”,可能是指一个城市里那个最小的城门,骆驼通过时必须先卸下所驮的货物,弯着身子,方能进入。这是一个比喻,说明任何一个有财有势的人,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变得虚心,去学绝对降服的功课。

现在留意门徒的问题。耶稣以忧伤、痛惜的声调说完了这件事时,门徒们十分诧异,说,“这样谁能得救呢?”在这里我们若不谨慎留心,很容易将门徒们错怪了。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很肤浅的,他们认为门徒的意思是,若财主不能得救,还有谁能?门徒以为财多势大的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比较容易进天国。这种解释会使人责怪门徒崇尚物质主义,却错过了他们真正该受罪责的原因。我们宁愿相信,当基督说这话的时候,门徒看清了祂话中的深刻意义,也看出祂要教他们,真正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是能脱离想要谋取自己利益之欲望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进天国。门徒实际上是问,我们若可能致富,则没有一个人会不愿意致富,既然这种想要致富的欲望和念头会拦阻我们进天国,那么到底谁能得救呢?这些门徒常常比我们更诚实。他们承认,若是可能,他们也会想要拥有青年官那样的财富;他们也认识到,耶稣基督所说难进天国的人并非单指某一个阶层的人──祂从不专对付某一阶层的人──祂乃是论到人的本性和危机的一个共同事实,所以他们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留意主所给的答复,那是一个完整的回答,不是只答复了问题的一部分。他们的问题是──若财主不能得救,那么谁能得救呢?从这些条件与要求看来,还有谁能得救?人还有甚么得救的盼望?基督的答复是针对着人的得救说的,不是单指财主的得救──“在人这是不能的。”没有一个人──无论是财主或穷人,自由的或是受压制的,能靠自己的意志,凭自己的决心得救;然而“在神凡事都能。”

基督的这话,并不单单宣告说,财主不能靠人的权势得救,祂并且宣告人必须靠着神才能得救。祂已经从先前论财主的观点,转到论一切人的观点上。

这里要强调一个思想。我们的主不是说,“对人”这是不能的,“对神”凡事都能。祂所用的前置词“在”字,有特殊的价值。“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一个人倘若和众人合作,以他们的格言作自己的座右铭,以他们的方法为自己的方法,他就不能得救。一个人若单单活在人的境界中,与神毫无接触,甚至不承认有神,也就不能得救。物质境界里的生命,有属物质的理想,属物质的目标,和属物质的失败。但“在神”,那就是人的生命与神相连,无论他是财主或穷人,都能得救进入神的国。因此,耶稣这话的主题,乃是整个人类的救恩。

现在我们看彼得的评论,和我们的主所回答他时的指示。毫无疑问的,彼得所发的问题,仍和青年官那件事有关,我们必须如此领会,也必须强调下面的一段话。“彼得就对祂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耶稣曾对那青年的官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彼得说,我们已经这样作了,我们将要得的财宝是甚么?这时彼得心中所想的,已经不再是人怎样能得救这个问题了。那件事主已经解决了,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主题。在彼得思想的深处,他是将自己和其它的人,拿来和那青年的官作对比。他似乎这样说,主阿,那个大有财富的青年来见你,你告诉他当怎样行,并且应许给他天上的财宝,然而他转背向你,不肯顺从。但是,主阿,我们已经顺从,撇下了一切来跟从你,我们将要得着甚么财宝呢?

留意耶稣的回答,祂的回答使我们无法因彼得如此发问而恼怒他,因为主并未对他生气。耶稣的回答包含在两个不同的范围里,

1·祂明确地答复了他关于赏赐的问题;
2·祂警告发出这问题的意图。

事实上祂是这样对他说,你问我你们将来要得着甚么,我实在告诉你们──留意这语气所带着的权柄──“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说明他们将在祂的管理之下,去替祂监督,执行祂国度中的事务。祂向前远眺,遥遥望见多少世纪之后,祂所说的那“复兴的时候”。这些人将要在复兴的时候,在祂的国中和祂一同掌权。这是祂对他们问题的头一个答复。但祂的答复是广泛的,不单单指他们这几个人,也指一切甘愿忍受损失,在未来的日子愿意“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人,他们“必要得着百倍,而且承受永生。”因此我们的主并未责备彼得那样问,祂答复了他的问题。祂似乎对他们这样说,你们真是撇下了一切跟随我么?你们若想知道将来要得甚么,这就是我特别对你们这十二个我所爱的头一批门徒的答复。当我得胜奏凯之日,就是万物复兴之时,你们将要坐在宝座上掌权、审判。所有曾忍受损失,为我的缘故舍弃产业、朋友、和家人的,无不将得着百倍。我并不是指着那青年官说风凉话;凡是为我的缘故牺牲的,都要得着百倍。

但是留意接着的警告。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是一个比喻,在比喻的结尾,祂说,“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仔细留意这两句话,以及那个比喻与这两句话的关系。基督警告祂的门徒说,“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祂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祂这话的意义。因此那个比喻是对祂自己的门徒说的,我们不能将它普遍地应用于社会制度上。这是一个有关奖赏先后的比喻。这比喻是针对着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语意中含有一种超过那青年官的优越感。我们是你的头一班门徒。那人已转身离去,他若不久再回来,也已经晚了,我们是最早的。“我们要得甚么呢?”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因此我们的主要教导他们有关祂国度里先后秩序的真理,祂要改正他们优越的心理。

这比喻中的家主是指耶稣自己。13章那个比喻中的家主,所指的是门徒。祂还在其它地方用家主比喻祂自己。全部比喻所论的是关乎事奉,和事奉的人在祂国度中的奖赏。这比喻不涉及得救的问题,也不涉及进天国的问题。它的意思也不是不问工作多寡,报酬全部一样。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比喻,就认为耶稣是指那竟日闲荡,直到黄昏方进葡萄园的人,应和清早就工作的人同酬,这就忽视了耶稣其余的比喻的教训。倘若我们想以这比喻为根基,厘定一套社会制度,我们必须也将按才干分银子的比喻和各得一锭银子的比喻包括在内,因为这三个集合起来,方能勾画出一幅平衡的社会制度的蓝图。这个比喻,只是在教导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一个人的奖赏,不是根据他作工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根据他工作的性质,乃是根据他忠于所得着的机会的程度来衡量。那些清早就进葡萄园的人,已经和园主讲定了工资。园主后来出去,看见还有闲站的人,也召他们进葡萄园。当祂问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们先前未作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机会。祂为他们创造了机会,打发他们进入祂的葡萄园工作时,他们就忠于所得着的机会,一直作工到晚上,因此他们的赏赐,和作了一整天的人一样。再用我们先前的例证,主似乎要以这个比喻对彼得说,倘若那青年的官现在回来,虽然已经耽搁了,但只要他忠心,他的奖赏就和你们一样大。

那么主为甚么没有先给他这种机会呢?这个比喻并未提到这一点。我们若看其余的两个比喻,就是按才干分银两,与各得一锭银子的比喻,就能看出一个事实,每一个人都从祂得了一锭银子。这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如果我们要探寻人是否曾得着机会,就要从那两个比喻中去找,而不是从这个比喻中看。我们若将一个比喻所未论及的事,硬加在这个比喻中,那是绝对不公正的。祂先改正一般人用来作比较的错误标准(就如以工作时间的长短和性质来衡量),然后祂将奖赏的真正标准启示出来,那就是对所得着的机会是否忠心。有一个人得着机会,去对成千上万的人传讲神的宝贵话语,那诚然是极大的机会。另一个是僻处山野,从未见过城巿的妇人,但她也能在照顾两三个小孩子的事上作神的工。这两个人最后站在祂的台前时,若他们都忠心于所给他们的机会,他们将得着相同的赏赐。在基督徒的一切服事上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无权将这个比喻,应用在社会中那些尚未重生的人身上。这样作,难免会违背公道正义的准则。基督教对那些放弃神给他发挥所长的机会,以致一事无成的人,是毫无怜惜的。这个比喻最浅显的含义是,那些获得特权的人,他们的奖赏不是根据他们的的特权,乃是根据他们的忠心。或者反过来说,那些机会不如人的,他们也会得到同样多的赏赐。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这一段话是一个警告,不要为以往的作为和成就自夸,以为自己得着的机会比别人大,所得的报赏也一定比别人大。这话也催我们善用每一刻的机会,尽心竭力,使我们能与忠心者同得赏赐。

 

马太福音19232016

如果我们把1926,30中耶稣的话,和2016的话相联起来,就能看出这一部分的重点所在。“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这几节能立刻从主的教训中,将祂的推论显示出来。但是要融会贯通这一部分的意义,还得明白它和前面一段的关联。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见王又从众人转而专注于教导祂自己的门徒。这一段经文的开头是,“耶稣对门徒说。”那是紧接在那位青年官的事件之后。我们的主对祂的门徒论到财富和神的国,这些话都是针对彼得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彼得由于那位青年官的来访,以及主对付青年官的方法而心生疑问。主的教训是从青年官那件事开始的,但已远远超越了那事,并且也远远超越了类似的事件。我们必须先记住两个前提:第一,祂是在对祂自己的门徒讲论;第二,祂是因为所发生在那青年官身上的事,以及祂对那人的态度而对他们讲话。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才能明白主谈论财富时的态度,才能了解祂所说的比喻。

所以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研读。

1·头一部分比较简短,却较重要,那就是基督对青年的官那件事的评论,和因此所引起的谈话。
2·第二部分,基督解决了门徒的疑难之后,彼得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然后是基督的回答。

我们先看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和从这评论所引出的谈话。除非我们十分谨慎地把握住主说话时的语气,我们很可能完全误解了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马太虽然未记详情,在另一卷福音书的记载中,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明,当耶稣向那个青年的官指明十诫是衡量道德的标准时,他回答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

现在这位心中充满爱的基督,转过来向着祂自己的门徒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那是一句极严厉的话,但话中带着泪声,祂的声音里也揉和了怜悯和爱。如果我们将这句话的字稍加改换,将无损于这节经文的本意──财主进天国是非常困难的。当祂换一种说法重复说这件事时,仍然是用相同的语气,同样是带着一个惋惜、忧愁、和爱的灵:“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为何财主进天国很困难呢?在此我们也不可任意臆测。让我们回到王自己那奇妙的国度宣言──登山宝训。祂开头的话已经将天国的门开启,告诉人如何进入祂所描写的一切祝福中。“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现在将耶稣那温柔怜惜的话,加在这基本的声明之上──财主进天国是难的。为什么呢?因为财富就是权势,而权势不会使人产生谦虚的心,相反地,它适足产生骄傲。要一个财主虚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虽然并非没有可能,但是非常困难。耶稣看着那个青年的官离去,祂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因为祂爱他。

财主进天国还不单单是难,事实上是不可能。“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主所说的“针的眼”,可能是指一个城市里那个最小的城门,骆驼通过时必须先卸下所驮的货物,弯着身子,方能进入。这是一个比喻,说明任何一个有财有势的人,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变得虚心,去学绝对降服的功课。

现在留意门徒的问题。耶稣以忧伤、痛惜的声调说完了这件事时,门徒们十分诧异,说,“这样谁能得救呢?”在这里我们若不谨慎留心,很容易将门徒们错怪了。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很肤浅的,他们认为门徒的意思是,若财主不能得救,还有谁能?门徒以为财多势大的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比较容易进天国。这种解释会使人责怪门徒崇尚物质主义,却错过了他们真正该受罪责的原因。我们宁愿相信,当基督说这话的时候,门徒看清了祂话中的深刻意义,也看出祂要教他们,真正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是能脱离想要谋取自己利益之欲望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进天国。门徒实际上是问,我们若可能致富,则没有一个人会不愿意致富,既然这种想要致富的欲望和念头会拦阻我们进天国,那么到底谁能得救呢?这些门徒常常比我们更诚实。他们承认,若是可能,他们也会想要拥有青年官那样的财富;他们也认识到,耶稣基督所说难进天国的人并非单指某一个阶层的人──祂从不专对付某一阶层的人──祂乃是论到人的本性和危机的一个共同事实,所以他们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留意主所给的答复,那是一个完整的回答,不是只答复了问题的一部分。他们的问题是──若财主不能得救,那么谁能得救呢?从这些条件与要求看来,还有谁能得救?人还有甚么得救的盼望?基督的答复是针对着人的得救说的,不是单指财主的得救──“在人这是不能的。”没有一个人──无论是财主或穷人,自由的或是受压制的,能靠自己的意志,凭自己的决心得救;然而“在神凡事都能。”

基督的这话,并不单单宣告说,财主不能靠人的权势得救,祂并且宣告人必须靠着神才能得救。祂已经从先前论财主的观点,转到论一切人的观点上。

这里要强调一个思想。我们的主不是说,“对人”这是不能的,“对神”凡事都能。祂所用的前置词“在”字,有特殊的价值。“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一个人倘若和众人合作,以他们的格言作自己的座右铭,以他们的方法为自己的方法,他就不能得救。一个人若单单活在人的境界中,与神毫无接触,甚至不承认有神,也就不能得救。物质境界里的生命,有属物质的理想,属物质的目标,和属物质的失败。但“在神”,那就是人的生命与神相连,无论他是财主或穷人,都能得救进入神的国。因此,耶稣这话的主题,乃是整个人类的救恩。

现在我们看彼得的评论,和我们的主所回答他时的指示。毫无疑问的,彼得所发的问题,仍和青年官那件事有关,我们必须如此领会,也必须强调下面的一段话。“彼得就对祂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耶稣曾对那青年的官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彼得说,我们已经这样作了,我们将要得的财宝是甚么?这时彼得心中所想的,已经不再是人怎样能得救这个问题了。那件事主已经解决了,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主题。在彼得思想的深处,他是将自己和其它的人,拿来和那青年的官作对比。他似乎这样说,主阿,那个大有财富的青年来见你,你告诉他当怎样行,并且应许给他天上的财宝,然而他转背向你,不肯顺从。但是,主阿,我们已经顺从,撇下了一切来跟从你,我们将要得着甚么财宝呢?

留意耶稣的回答,祂的回答使我们无法因彼得如此发问而恼怒他,因为主并未对他生气。耶稣的回答包含在两个不同的范围里,

1·祂明确地答复了他关于赏赐的问题;
2·祂警告发出这问题的意图。

事实上祂是这样对他说,你问我你们将来要得着甚么,我实在告诉你们──留意这语气所带着的权柄──“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说明他们将在祂的管理之下,去替祂监督,执行祂国度中的事务。祂向前远眺,遥遥望见多少世纪之后,祂所说的那“复兴的时候”。这些人将要在复兴的时候,在祂的国中和祂一同掌权。这是祂对他们问题的头一个答复。但祂的答复是广泛的,不单单指他们这几个人,也指一切甘愿忍受损失,在未来的日子愿意“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人,他们“必要得着百倍,而且承受永生。”因此我们的主并未责备彼得那样问,祂答复了他的问题。祂似乎对他们这样说,你们真是撇下了一切跟随我么?你们若想知道将来要得甚么,这就是我特别对你们这十二个我所爱的头一批门徒的答复。当我得胜奏凯之日,就是万物复兴之时,你们将要坐在宝座上掌权、审判。所有曾忍受损失,为我的缘故舍弃产业、朋友、和家人的,无不将得着百倍。我并不是指着那青年官说风凉话;凡是为我的缘故牺牲的,都要得着百倍。

但是留意接着的警告。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是一个比喻,在比喻的结尾,祂说,“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仔细留意这两句话,以及那个比喻与这两句话的关系。基督警告祂的门徒说,“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祂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祂这话的意义。因此那个比喻是对祂自己的门徒说的,我们不能将它普遍地应用于社会制度上。这是一个有关奖赏先后的比喻。这比喻是针对着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语意中含有一种超过那青年官的优越感。我们是你的头一班门徒。那人已转身离去,他若不久再回来,也已经晚了,我们是最早的。“我们要得甚么呢?”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因此我们的主要教导他们有关祂国度里先后秩序的真理,祂要改正他们优越的心理。──《摩根解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