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

 

捌 第四讲:教会的行政和纪律 十八1~十九

  依照马太写作的编排,这一讲耶稣的教训是在发生纳殿税事件之后,同样在迦百农的屋子里向他的门徒传授的(比较十七2425,十八1与可九33,十九12与可十1)。马太顺着马可的秩序采纳马可的两段经文(可九33374248)作为开始,并以他的结语(可十1)作为这一讲的结束。马太其它的经文(十八1035)则属于他的特殊数据,虽然有几节经文或许可能取自Q数据。这一讲的内容显示,耶稣如今转而关心门徒之间相处的问题;门徒的和睦相处(引伸着教会的和谐和合一),特别关心“小子”在团体生活中的纪律;这是马太所采用特殊数据的主要内容。

一 “一个小子”的重要性 十八114

  马太在此重写马可的经文(九33374248),强调一个小子在基督门徒的团体中的重要性,并以一个比喻(取自Q数据)来加以说明。

{\Section:TopicID=678}1 像小孩子的精神 十八14

  马太在此重写了可九3336和十15的话(13),并另加上一节话(4)。马可强调屈身服事人的是 神国中最大的(见太二十2627);而马太的重点在于谦卑。所以像小孩子的精神也就涵盖了这两方面的意思。

{\Section:TopicID=679}十八1

  马太早已提及在天国里谁是大,谁是小的观念(五19,十一11)。如今门徒们所以引发这疑问必与前面所发生的事件有关;彼得处处表现他是十二门徒的“班长”。那么在天国里我们中间谁是最大的呢?

{\Section:TopicID=680}十八3

  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 或译作“被改变、且因此成为小孩子的样子。”回转原文字straphete是被动语气,这回转不是自己所能作到的,是从上而来的力量改变了一个人的性格、习惯以及人生的方向,亦即悔改而得重生之意(约三3)。成为小孩子的样子被改变之后自然的表现。小孩子的样子不是指无知,纯洁而指谦卑、不虚伪的表现。

{\Section:TopicID=681}十八4

  小孩子的谦卑很自然地表现在他们的完全倚靠父母,所以耶稣门徒谦卑的表现也在他们的倚靠天父。小孩子并无“他是大”的观念,所以在天国里那些越倚靠天父而越不觉得自己是大的是最大的。

2 对“一个小子”应有的责任感 十八56

  马太在此采纳马可的经文(九3742),只是他第五节的经文只取用了马可的前半句话。耶稣非常关心小孩子,尤指基督团体中软弱的兄弟;耶稣的话引伸这团体也应负起关照他们的责任。

{\Section:TopicID=683}十八5

  耶稣看重小孩子如同自己一样;人如何对待他们也就是如何地对待他。

  为我的名 意即因着我,或为我的缘故。

  接待 指欢迎、关心、乐意接纳等意思。

{\Section:TopicID=684}十八6

  这是一句很严厉的话,以实例指出耶稣如何重视小子在这特殊的团体中的地位,也暗示着一个小子的跌倒是一重大的损失;致使他跌倒的虽以重刑惩罚自己也无济于事。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 从上一节的这小孩子进而指信耶稣团体中的这一个小子。小子不仅指小孩子,一般地指耶稣的门徒或软弱的弟兄。使……跌倒指使犯罪或成为叛教之意。

  大磨石 为当时犹太人以驴驹推动的磨石;小磨石是用人力推动的。这意指把大磨石拴在颈项上足以使一个小子跌倒的人沉到海底。

3 伤害“一个小子”所应得的后果 十八79

  这段经文中的第七节是马太取自Q资料(路十七1),而其八、九两节是马太缩写了马可的经文(九4348)。从一般的事实,耶稣转而警告他的门徒千万小心,不可跌倒,因这会使整个团体受害,也入伤害到小子。倘若有此事发生,则应得隔绝的后果。

{\Section:TopicID=686}十八7

  耶稣并无说明理由,只肯定世上有将人绊倒的事,且定了那绊倒人的罪。

  绊倒 或作“跌倒”,指以试探或诱惑的方法使人犯罪之意。

{\Section:TopicID=687}十八89

  这是夸张语,马太已在2930提过。不过,在那里跟在这里的含意不同;在那里是着重个人的方面,强调人的决心与罪隔绝;宁可残废也不可沾染罪。但在这里是着重团体的方面,强调信耶稣的团体必须忍痛割除不良的份子;这反映出教会如何以耶稣的这一句话作为凭据,开除教会中的假教师。虽然马太从无以“身体”来称呼教会,但他的教会观与保罗的极其相似(林前十二1214)。

  永火里 也就是地狱的火里。见五22

4  神关顾小子 十八10

  这是马太的特殊经文,强调小子在 神的眼中被看为宝贝。

{\Section:TopicID=689}十八10

  他们的使者 指他们的监护天使。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之后不久(约主前五八六至五三八年间),因受波斯宗教思想的影响,开始接受监护天使的观念。在但以理书里已发展出列国均有它们的监护天使之观念(十13),而以色列国的监护天使是米迦勒。犹太人相信每一小孩子都有一位监护天使在保佑他。耶稣在此所说的这一句话显然与这观念有关,因对一般犹太人而言,小子也就是小孩子的另一种呼。然而,耶稣是指那些信他的人说的,他们是小子,虽在世人眼中微乎其微,但在 神眼中被看为贵重,因有他们的监护天使常在 神面前。

5 失羊的比喻 十八1114

  这是取自Q资料(路十五37)且经过马太重写过的比喻,以针对宣教使命而发。耶稣原初讲这比喻的时候可能如路加所述的情况,耶稣有意以这比喻(以及失钱和浪子的比喻)向法利赛人辩明他对罪人所持的态度;他亲近罪人,甚至与他们为友,无非要召他们悔改,因为 神珍惜悔改的罪人(十五7)。但依马太的记载,这比喻是对耶稣的门徒说的,强调信耶稣的团体应负起关心“迷路的羊”的责任。从此可见,耶稣的比喻有它广阔的层面,足以应用在不同的情况中。

{\Section:TopicID=691}十八11

  最古老权威的抄本并没有这节经文。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之语是后来的抄写者取自路十九10而加上的。

{\Section:TopicID=692}十八1213

  马太喜欢用“迷失”或“被迷惑”来形容那些脱离教会正规生活的信徒(二十四451124)。

  走迷了路或作流浪在外,意指失去了方向的基督徒。

{\Section:TopicID=693}十八14

  你们在天上的父 有抄本作我在天上的父,这可能是为与第10节的我天父求得一致而从你们改过来的。不过依其上文看,应作你们较为合宜,因祂是全群的父。

  不愿意 或作不是(你们天父的)旨意,这与路十五7不同;路加强调一个罪人的悔改,天上要为此欢乐,但马太着重找回流浪在外的失羊是教会的重责,因为失去一个小子也不是天父的旨意。

二 对“一个小子”的犯罪应处理之方式 十八1535

  除了与路十七34有点相似的语句之外,这段经文为马太特别用以叙述教会的纪律和权力执行的原则,显然有助于教会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Section:TopicID=695}1 教会纪律中的规则 十八1517

  教会随时乐意接纳认错改过的小子。这段经文叙述处理小子犯罪的三步骤:(一)私下劝告,(二)与证人同劝,(三)由教会出面劝告。

{\Section:TopicID=696}十八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 最古老权威的抄本作倘若你的弟兄犯罪,这显然是马太有意把弟兄犯罪的范围扩大,包括得罪你,得罪 神以及得罪教会。但依太十八2135来看,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正是合乎这段话的意思。

  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意即你就有了你的弟兄重新回到教会的大家庭里(见林前九1922)。

{\Section:TopicID=697}十八16

  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 引自申十九15的话。依犹太人的了解,只要有两三个人作见证,所说的必然成立。保罗已使用这原则于教会中(林后十三13)。

{\Section:TopicID=698}十八17

  倘若这犯罪的弟兄连教会的劝告都不接受的话,就不要把他当作真弟兄,将他驱逐出去,不再属于教会中的一分子(比较林前五513)。

  教会 在此指地方的会众。这一名词的含意见十六18

  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指逐出教会,开除教会籍之意。但从耶稣对待他们的态度来看,这句话很不可能出自耶稣的口(八1112,二十一3132),也不符合马太所阐明福音的基本精神(九913,十五2128)。这大概属于稍后福音传统在其传递过程中,由犹太基督教会在教会纪律的形成中所加进去的。

2 教会具有的灵力 十八1820

  这三节经文是由耶稣的两句训言组成的。马太以此指出:(一)基督赋予教会一般审判的权柄(18);(二)基督的临在是教会决定性作为的凭据(1920)。

{\Section:TopicID=700}十八18

  这节经文的话句与十六19同,所不同的有二:(一)在此耶稣的应许是给予教会全体的(十六18对彼得一人的应许今已给予教会);(二)捆绑和释放在此指宣告定罪(逐出教会)和赦罪的权柄,(这与约二十23同)。

{\Section:TopicID=701}十八1920

  就如 神视教会所作的决定是有效的(18),所以团体同心的祷告(亦即表示灵里的合一)是有力的,必得 神垂听(参见约十四1314)。这两节应许的话跟教会纪律问题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教会所作正确而适当的决定有赖于教会本身在灵里的合一和基督临在中的指引。

  两个人 构成团体的最小单位。 神并不忽略由两个人同心呈上的祈求,以期获得教会纪律的功效。

3 执行教会权力的原则 十八2135

  马太以彼得的问题(2122)和不饶恕人的比喻(2335)作为说明教会执行权力的原则,就是“饶恕”两个字。教会必须实践无条件饶恕人的生活。但这并不是说,教会的饶恕人必定促成混乱、无秩序的状态。正如饶恕的王和天父均严厉地对待那不饶恕人的人,教会虽然随时伸出饶恕人的手,但被迫也得对那因不饶恕弟兄而破损教会团契生活的人作严厉的处置。

A 忍耐和不断的饶恕 十八2122

  这是彼得与耶稣的对话,论及教会中的肢体饶恕得罪于他的弟兄应几次的问题。

{\Section:TopicID=704}十八2122

  在犹太拉比的讨论中通常认为,四次是饶恕弟兄最高的次数。当然,彼得的七次要比犹太人一般的要求来得多。但甚于七次也非基督教会的完全次数。耶稣说,要饶恕人七十个七次,这希腊字也可译作七十七次,是无限次之意。这说法是取自创四24中提及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的话。这与耶稣的话正成对比;古时人生活在无限的仇恨和报复中,和如今基督徒生活在无限的怜悯和饶恕中是一显然的对比,犹如黑暗与光明之别。

B 不饶恕同作仆人的比喻 十八2335

  这比喻解释了主祷文中的话(六121415),教导基督徒一重要的功课,从体会领受 神的饶恕中学习去饶恕人。饶恕人的将蒙怜悯;不饶恕人的将受审判。

{\Section:TopicID=706}十八23

  一个王 王在犹太拉比述说比喻时,常被用来作为比喻中的主角,常作 神象征性的代表。这比喻在三十五节被用以比较 神。

{\Section:TopicID=707}十八24

  一千万银子 原文作一万个他连得talents),是相当大的数目。这不是这比喻中的欠债仆人所能偿还的。这夸张语正是引伸世人在 神面前欠了还不清的债。

{\Section:TopicID=708}十八25

  在此主人吩咐的话并不意味着这位欠债的仆人若把他所有的一切连同自己、妻子和儿女都卖了就能还清这笔债;主人只能取回这仆人所有的一切罢了。旧约中有时也提到以卖身作奴仆来还债之事(摩二6,八6;尼五45)。

  因为他没有甚么偿还之物 或译“既然他不能还”。

{\Section:TopicID=709}十八26

  宽容 原文字makrothumeo是旧约圣经中一特殊的用语,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特别以这字以及其同源字来指在审判来临之前, 神忍耐,给予罪人更多悔改的机会(见出三十四6)。

  将来我都要还清 为求暂缓所说的话;其实,这还清的诺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Section:TopicID=710}十八27

  动了慈心 原文字splangchnistheis或译作怜悯,屡次被用来描写耶稣对人实际的情况所表现的态度(九36,十五32,二十34)。

   原文字daneion在新约中仅在此用过一次,意即“借款”。显然地,这一千万银子是主人借给这位仆人的款项。当然,不用说这仆人无法缴纳利息,连本钱也无法偿还。

{\Section:TopicID=711}十八2830

  以欠债数额的差异作一明显的比较;这欠他主人巨款的仆人不但没有表现以感恩图报的心情,免了欠他少数银子的同伴,反而紧紧地逼着他还清。

{\Section:TopicID=712}十八3235

  因着这恶仆的不饶恕人,主人更改了他先前的决定;将恶仆交给行刑的来鞭打他,直到他把所有的债还清为止。仆人饶恕同伴并不凭自己的感觉,是否乐意这么做,而是对自身受饶恕的一积极响应;怜恤人,如同我怜恤你一样。这是比喻的中心旨趣。凡不从心里饶恕人的必不得 神的饶恕;接受 神饶恕的人必须饶恕他人。──《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