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廿五章

 

不准备者之命运(廿五113

我们若以西方的眼光来看这个比喻,彷佛是一个不自然,‘编凑出来’的故事,其实这是巴勒斯坦乡村中随时能发生,到今天仍可能发生的事。

在巴勒斯坦的乡村,婚姻喜庆是一件大事。全村的人都会来陪伴这对新人进入新屋;他们走的是一条最长的路,为的是得到更多人的祝贺。犹太人说:‘每一个从十六岁到六十岁的人,都会跟随婚姻的鼓声。’拉比同意人可以暂时放下研究律法,参加喜乐的婚宴。

这故事的要点藏在我们不熟悉的犹太人风俗之中。在巴勒斯坦一对新人结婚后,并不是到别处去渡蜜月;他们是留在家里,而且把屋子开放一周,他们被当作王子与公主对待,其至如此称呼他们。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愉快的一周。在一周庆祝期间,他们所拣选的朋友才允许到房子里去。愚拙的童女因为没有准备好,不但不能参加婚姻的盛典,也夫去这一周的欢乐。

范英雷博士(Dr. J. Alexander Findlay)告诉我们在巴勒斯坦所见到的情形:‘当我们接近加利利镇的城门时,’他写道,‘我见到十位装束华美并弹奏着某种乐器的少女,她们在我车子前面的路上跳舞;我问她们在做甚么,译员告诉我,她们在陪伴新娘等候着新郎的来到。我问他们是否可以看到婚礼,他摇摇头地说:“它可能是今晚,或明晚,或两个礼拜以后,没有人知道确实的时间。”于是他继续解释,在巴勒斯坦中产阶级的婚娶,新郎若能抓住陪伴新妇之人打盹的机会,那真是妙极了。而新郎会在突然间来到,有时在半夜,众人虽要求他差人在街上呼喊:“看哪!新郎来啦!”但这件事情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陪伴新娘的人必须随时准备好,当他来的时候可以到街上去迎接他……。还有一些要点:天黑以后没有提着点着灯笼的人不准上街,而且当新郎一到,门就关上,迟来的人不准进到里面去观礼。’耶稣比喻中的要点,在二十世纪可以再重演一次;这并不是一个勉强捏造起来的故事,而是巴勒斯坦乡村生活的片段。

这个比喻,像耶稣所说的其它比喻一样,有一个直接的和地区性的含意,也有一个较为宽广的和普遍性的含意。

它直接的意义是针对着犹太人,他们是选民,他们整个历史应当为 神儿子的来到作准备,可是他们并没有准备接待祂,所以他们被撇在门外。在这个比喻中,把犹太人无准备的悲剧,用戏剧化的方式表达出。

可是这比喻至少有两个普遍性的意义:

(一)它警告我们有些事不能在最后一分钟才做。学生在考试临到才开始准备功课,实在是太晚了。如果一个人在事先并没有获得某种技能或建立某种品格,那么,在某种工作机会来到的时候,他再想去学就太晚了。我们与 神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把事情拖延得很晚,使我们来不及准备迎见 神。俄冉遮的玛利(Mary of Orange)临终的时候,她的牧师要来告诉她接受救恩的方法,她的回答乃是:‘我没有把这件事留到现在’太迟永远是可悲的。

(二)它警告我们有的东西是无法借用的。愚拙的童女在需要时才发现借不到油。一个人无法借得到与 神之间的关系,他自己必须要有这种关系。一个人不能借到品格,他必须自己有品格。我们不能常靠着别人所积聚的属灵资本而生存。有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自己去获得或占有的,因为我们不能向别人借到它们。

泰尼松(Tennyson)把这个比喻写成一首诗歌,在金妮莱皇后(Guinevere the queen)太迟发现罪恶的代价时,由一位小修女唱给金妮维莱听:

‘晚了,这样太晚,夜色黑暗凄迷!
晚了,这样太晚,但是我们还能够进去。
太晚了,太晚了,你现在不能进去。

我们无光,我们懊悔这一点,
学到这一点,新郎一知道,会发慈悲。
太晚了,太晚了,你现在不能进去。

没有光,这样晚,夜色黑暗凄迷;
啊!让我们进来,我们可以找到光!
太晚了,太晚了,你们现在不能进来。

我们岂不是听见新郎是如此甜蜜?
虽然晚了一点,啊!让我们进来,吻他的脚!
不,不,太晚了!你现在不能进来。’

没有哀声会带着悔恨的眼泪,如同‘太晚了!’这三个字那样沉重。

埋没才干的谴责(廿五1430

这个比喻也跟以前的比喻一样,对于初闻的人有一个直接的教训,同时对于我们今日的人们有一整套的永久价值的教训。它通常称为‘才干的比喻’。原文是说五个,两个和一个他连得,中文译本改变之为五千、二千和一千等。在巴勒斯坦一个他连得并不是一枚钱币,而是一种重量;因此一个他连得的价值显然是根据这个钱币是铜,金或银制的而定;最普通钱币的质料就是银子。一个他连得银子的价值约为二百四十英镑。

这个比喻整个注意力,在起先毫无疑问的是集中在接受一他连得银子、无用的仆人身上。他代表甚么人呢?耶稣特别要警告与责备的是甚么人呢?无用的仆人一定是代表着文士与法利赛人,以及他们对待律法与 神真理的态度。无用的仆人把他的银子埋在地里,为的是要在主人回来的时候可以原璧奉还。文士与法利赛人整个的目标就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守住律法;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想要‘在律法四周围起篱笆’。任何的改变,任何的发展,任何的更换,任何新的方式,均为他们所咒诅。他们的方法使得宗教的真理瘫痪。

他们像这个懒惰的仆人一样,要把那交给他们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他们被定罪就是这个原因,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告诉我们,宗教不能不冒险, 神认为闭塞的心灵是没有甚么用处的。不过这个比喻还有许多含意。

(一)它告诉我们, 神赐给人不同的恩赐。一个人接受五他连得,另一个人二他连得,还有一个人是一他连得。人的才干有多少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如何使用他的才干。 神决不会要求人所没有的,但 神却要人各尽其才。人在才干上是不平等的,但在努力上可以相等。这比喻告诉我们,不论我们有甚么才干,或多或少,都必须为 神而使用。

(二)它告诉我们圆满达成工作的酬报,乃是更多的工作。主人并没有吩咐那两个工作做得好的仆人,因为他们做得很好,就可以靠起背来暂时休息一下;反而要他们为主人作更大的工作,负起更重的责任。工作的赏赐并不是休息,而是更多的工作。

(三)它告诉我们受惩罚的人,是那不肯努力的人。那有一他连得的人,并没有失去他的银子,祇是不去用它而已。如果他曾冒险地拿出来用,即使失掉了他的本钱,还比他分文不动好些。领一他连得的人常常趋于:‘我祇有这么少的一他连得,我用它祇能做很少的事,不值得去尽所能作我的贡献。’这人被定罪,是因为他虽然祇有一他连得,却不愿尝试去使用它,也不愿为公益去冒险。

(四)它定下了一条普遍有效的生命规则,就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被夺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一样才干,并用它,就越来越善用。可是有一样才干却不去使用它的人一定会失去它。如果我们精通于某种游戏或艺术,如果我对于做某种事情有天赋,那么我们越运用,越熟练,就越能够担负起更艰难、更重大的工作。可是不使用它就丧失它。这个规则无论在玩高尔夫球,弹钢琴,唱歌,写讲章,雕刻木头,或在思想意念方面,都是同样地实在。保持一样恩赐的惟一方法,就在服事 神与人群中使用它,这是人生的一个功课。

 神审判的标准(廿五3146

这是耶稣所说的一个最生动的比喻,其中的大意十分清楚,就是 神将要按我们对待别人的需要的反应来审判我们。 神的审判并不是根据我们所积累的知识,或我们所获得的名声,或我们所拥有的财富,而是根据我们所给予人的帮助。这比喻还教导我们这种帮助必须怎样:

(一)必须学习在小事上帮助人。耶稣所提到的事──给饥饿的人一餐,或渴者一杯水,接待客人,使病人愉快,拜访囚犯──乃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的事。所需要的不是施舍千万镑金钱,或在历史的年鉴中写下我们的名字;只要对我们每天所遇见的人给予了一点小小的帮助而己。没有一个比喻这样给最平凡的人打开到达光荣的道路。

(二)必须毫不计较地帮助人。那些帮助了人的人,并没有想到他们就是帮助了基督而立永功;他们帮助人,是因为他们不能不去帮助人,是自然的、本能的、不计较反应的爱心行为。从另一方面说来,那些不帮助人者整个的态度就表明:‘我们若知道是你,我们一定十分乐意来帮忙;我们以为那不过是一个普通不值帮助的人。’直到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只要能够得称赞,被感谢并传扬好名声,他们就愿意帮助人。可是像这样的帮助并不是真正的帮助人,而是维护自己的自尊。像这种帮助并不是慷慨,只是乔装的自私。 神所赞许的帮助,乃是只为了助人而助人,并不计较酬报。

(三)耶稣我们以下这奇妙的真理:一切给予人的帮励,都帮助了祂;凡是不帮助人的,就是不帮助祂。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博得一位作父母的欢心,如果我们要使他或她真正感激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的孩子。 神是伟大的父亲,讨 神欢心的方法,就是去帮助祂的女,也就是我们的人类同胞。

有两个人发现这比喻中的福份是实在的。第一位是亚西西的佛兰西斯(Francis fo Asissi),他富有财产,出身于高贵名门,却闷闷不乐,他认为人生是不完全的。有一天他骑马到外面去,遇见一个患痲疯病的人,在病痛的折磨之下,使他的样子十分讨厌、丑陋、令人作呕。佛兰西斯有些感动,从马上下来,用双臂围抱着这个可怕的受苦者。看哪!在他膀臂中痲疯病者的脸,竟变成了基督的面貌。

另一位是都尔的马丁(Martin of Tours),他是一位罗马的兵丁,也是一位基督徒,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当他进城的时候,有一个乞丐拉住他向他求施舍。马丁没有钱,但是乞丐却冻得浑身发紫而颤抖,马丁只能把他所有的给他,他脱下他破旧磨损的军服割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给了求乞的人。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看到天堂,和所有的天使,还有耶稣在他们中间,耶稣就是穿着那半件的罗马军服。有一位天使对祂说:‘主啊!你为何要穿上这件破旧的衣服?是谁给你的呢?’耶稣温柔地回答说:‘我的仆人马丁给我的。’

我们学到了那不计较的慷慨,并在最简单的事上帮助人的时候,我们也会体会到帮助耶稣基督本身的喜乐。──《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