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九章

 

壹、内容纲要

 

【君王的事工】

  一、赦罪医治瘫子(18节)

  二、呼召罪人并与他们同席(913节)

  三、扬弃老旧的礼仪规条(1417节)

  四、医治患血漏的女人(1822节)

  五、使管会堂之女复活(2326节)

  六、使两个瞎子眼睛得开(2731节)

  七、医治被鬼附的哑吧(3234节)

  八、呼召人与祂同工(3538节)

 

贰、逐节详解

 

【太九1“耶稣上了船,渡过海,来到自己的城里。”

  ﹝文意批注﹞“自己的城,”即迦百农(可二1);主耶稣在拿撒勒长大,在迦百农开始作工(太四13),故马太将迦百农称为自己的城。

  ﹝灵意批注﹞就肉身说,耶稣是犹太人,所以祂“自己的城”代表犹太教的势力范围。这里圣灵是借用犹太教来作代表,指出一般宗教的光景。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在加大拉遭人拒绝(太八34),就默默退回迦百农;我们乃是与世无争,不怀怨也不报复。

     (二)主耶稣以祂起首作工的地方为“自己的城”,这也表明祂的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二者融合为一了。

 

【太九2“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原文字义﹞“褥子”卧榻;“放心”放胆;“罪”罪行(复数)。

  ﹝文意批注﹞“他们的信心,”是抬瘫子之人的信心,不是瘫子本人的信心;这里表示代祷的信心,也相当有功效。

     “你的罪赦了,”瘫子不能行走乃是外面的症状,实际上他的里面有罪乃是他的病因;主在这里点出罪恶的问题,一语道破一般人生病的症结所在。

  ﹝灵意批注﹞“瘫子,”知道如何行走,但却无力行走,故象征在宗教里面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光景。

     瘫子是躺在褥子上,“褥子”象征安息;这说出在宗教里面的人只有安息的外表,却没有安息的实际。

  ﹝话中之光﹞(一)“耶稣见他们的信心,”信心是可以看见的。

     (二)“他们的信心,”抬瘫子之人的信心,一面是‘团体的信心’,一面又是‘行动的信心’。

     (三)我们应当常为软弱的信徒(“瘫子”)代祷,借着祷告把他们带到主面前(“抬到耶稣跟前”);凡有信心的代祷,祂必垂听。

     (四)罪是人基本的难处,凡被罪恶捆绑的人,虽有向善的心,却无行善的力量(参罗七18),故消除罪恶是人得医治的条件。

     (五)任何人如果他的罪没有得到赦免,他就不能“放心”;罪得着赦免,是叫人心里得安息的根基。

     (六)宗教教导人为善,它的里面装满了道理,但却缺乏付诸实行的原动力(瘫子所代表的);在宗教里面,一切都是瘫痪的,是爬不起来的,因为宗教缺少生命和活力。

     (七)人所注重的是身体的医治,主耶稣所注重的是灵魂的医治。我们应顾念灵魂过于身体,顾念那永存的过于暂时的(林后四1618)。

     (八)疾病虽不一定是出于人犯罪的结果(约九13),但仍有此可能,故我们生病时应当到主面前求问,是否有甚么事得罪了主。

     (九)我们传福音时,也要用各种工具(如出租车、自用轿车等)把福音朋友带来(用褥子抬瘫子),使他们能享受福音的好处。

 

【太九3“有几个文士心里说:‘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

  ﹝文意批注﹞“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犹太人认为,除了神自己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赦罪的权柄;‘僭妄的话’意即说话越过本分,窃夺神所专有的赦罪权柄。

  ﹝灵意批注﹞“文士,”代表宗教界里有知识和地位的人士;他们只知定罪别人,却不知自己是在罪恶里。

  ﹝话中之光﹞(一)我们听道要存谦虚、温柔的心。人若存抵挡、敌对、寻隙的心态听道,纵使听主耶稣讲道,也不能受益,反而招损。

     (二)文士们因为心里有老旧的观念,所以不能接受主耶稣的话;我们每一次来到主面前,应该倒空一切,才能领受主崭新的话语(参路一53)。

 

【太九4“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就说:‘你们为甚么心里怀着恶念呢?”

  ﹝文意批注﹞“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启二23),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意念。

     “你们为甚么心里怀着恶念呢?”文士是对主耶稣存不信和批判的意念;在主看来,不信的心就是恶心(来三12)。

  ﹝话中之光﹞(一)主不轻看我们心里的意念,所以应当求主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得以在祂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二)所有抗拒主的事,都是恶事;所有抵挡主的意念,都是恶念。

     (三)人从小时心里就怀着恶念(创八21),所以我们真须要求神给我们造一个清洁的心,使我们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五十一10)。

 

【太九5“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呢?”

  ﹝文意批注﹞主在这里并未说‘那一样难呢?’因为在祂并没有难成的事(耶卅二17)。‘赦罪’是权柄的问题,‘行走’是能力的问题。权柄和能力都是祂的(启十二10)。

     在人看,“你的罪赦了,”只是口里说说而已,谁也看不见其果效,而叫人“起来行走”则立即能辨明其果效,故前者较后者容易。

  ﹝话中之光﹞(一)人是看外表的后果──“行走”;主是看属灵的实际──‘赦罪’。必须先求属灵的实际,再求外表的后果,才能避免人工、假冒;但也要以外表的后果来证实里面的实际,才不致落于空谈。

     (二)“行走”是能力问题,‘赦罪’是权柄问题。没有能力,权柄是空洞的;没有权柄,能力是不法的。

     (三)人的难处不在于怎样‘说’,乃在于凭甚么‘说’;没有属灵的权柄,话中就没有属灵的能力。

 

【太九6“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文意批注﹞“人子,”是指主耶稣。主赦免人的罪,原只是祂和当事人(瘫子)之间的事,外人无从“知道”,但主在这里要藉人们所认为比较难的事,即瘫子的得医治,来显明祂有赦罪的权柄。

  ﹝话中之光﹞(一)人肉身上的病症,往往起因于心灵上有毛病;亦即许多人的生病,是因得罪了神,故须先解决罪的问题,病才能痊愈。

     (二)瘫子的得医治,是因为罪得着赦免;而罪的得赦免,是因着信心(2节),不是因着行为。这说出注重行为的宗教,在神面前一无是处。

     (三)先前是褥子‘托住’他,现在是他‘拿起’褥子;主生命的救恩,能使信的人从里面产生能力,作从前所不能作的事。

     (四)主叫瘫子起来行走,可见主所说的,都是靠得住的;看得见的如果是实在的,则看不见的也是实在的。

     (五)属灵的事,一面好像是人眼所看不见、人手所摸不着的,但另一面却能在信的人身上显为实际。

 

【太九7“那人就起来,回家去了。”

  ﹝原文直译﹞“那人就起来,走回家。”

  ﹝文意批注﹞“那人就起来,”那人起来行走,证明他已得着医治;而他的得医治,又证明他的罪已蒙赦免。由此可见,主耶稣确实有赦罪的权柄(徒五31)。

  ﹝话中之光﹞(一)福音最大的原则是赦罪在先,行走在后;不是罪人走到主那里,乃是从主那里走出来。旧约是行而活,新约是活而行;前者是行为,后是是恩典。

     (二)那人先前是由别人抬着来,现在是自己起来走路;我们在教会中服事幼稚的信徒,要服事到使他们能自己走路为止。

     (三)所有蒙主拯救的人,都有力量管治自己的欲好(褥子),不作肉体的奴仆,而有在生命中作王的经验(罗五17)。

     (四)家是人安息的所在;说出惟有得着赦罪,我们才有真实的安息。

 

【太九8“众人看见都惊奇,就归荣耀与神,因为祂将这样的权柄赐给人。”

  ﹝原文字义﹞“惊奇”害怕和惊讶。

  ﹝文意批注﹞众人对这件神迹的反应,显示他们领会错了主耶稣行神迹的目的:并非表明神将权柄赐给人,乃是表明祂就是神道成肉身。

  ﹝话中之光﹞(一)权柄的显出,不仅能叫人蒙赦罪得医治,并且能叫人看见荣耀的神,因为神是权柄的源头(太六13)。

     (二)主虽不说祂自己是谁,但从祂所行的,可以看出祂是谁。

 

【太九9“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

  ﹝文意批注﹞“一个人名叫马太,”马太即本书作者,他原是替罗马政府征收税款的,当时像他这样的税吏,一面压榨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税款,所以犹太人对他们极度憎恶,视他们如同罪人。

     “坐在税关上,”‘税关’即街上的税银征收所,通常税吏们是坐在里面等候人来缴税。

     “你跟从我来,”主不说‘相信我’,而说‘跟从我’;因为相信主是包括在跟从主里面。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的生活。

  ﹝灵意批注﹞“坐在税关上,”象征正在犯罪作恶的时候。

  ﹝话中之光﹞(一)不是我们寻找主,乃是主来寻找我们;主的呼召,使我们能离弃罪恶跟从祂。

     (二)人若没有听见主的呼召,就没有法子跟从主;呼召一来,人非听从不可。马太不讲理由,没有说账还没有结清,立刻就跟从了主,这在不信的人看来,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三)主若吸引,我们就快跑跟随祂(歌一4)。

     (四)主所要求我们的,不只是相信祂,还要跟从祂;跟从主,就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遵行神的旨意。只信主而不跟从主的人,神用不着他。

     (五)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跟从主,就是有分于主的患难、忍耐、国度(启一9)。

     (六)马太丢掉了优闲的差事,却找到了依归;丢掉了可观的收入,却找到了尊荣;丢掉了舒适的保障,却找到了梦想不到的经历。

 

【太九10“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祂的门徒一同坐席。”

  ﹝文意批注﹞“坐席,”表明吃喝享受。这一个筵席是由马太摆设的,他藉此表示对主耶稣的尊崇(路五29),但他当时所能找的陪客,除了主的门徒之外,就是和他有来往、被一般犹太人所不齿的税吏们和罪人。

  ﹝话中之光﹞(一)主之于我们,亲近到一个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乐(歌一12)。

     (二)我们信了主之后,也应当邀请亲朋好友,把我们从主所领受的喜乐,与他们一同分享。

 

【太九11“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

  ﹝背景批注﹞“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最严谨的教派,自夸有高度圣洁的生活、对神的敬虔、及圣经知识。

  ﹝文意批注﹞‘法利赛人’代表传统的宗教徒,他们认为神是以公义对待人,所以凡是属神的人应该洁身自爱,不可和罪人交接来往。但主耶稣却一反人们的宗教观念。

  ﹝话中之光﹞(一)法利赛人以传统的宗教观念来衡量主,就跟不上主的行动;我们若执迷于老旧的圣经观念,也会跟不上主崭新的带领。

     (二)人虽自己不义,却喜欢见神用公义待人。人因不知神的恩典,就怪神施恩与人,所以恩典的态度是受人非议见怪的。

     (三)主虽与罪人来往,但是圣经说,祂远离罪(来七26);也只有远离罪的,才能亲近罪人。

 

【太九12“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文意批注﹞主启示祂是‘医生’,表明祂是以医生医治病人的态度,而不是以法官审判犯人的态度来对待世人。换一句话说,祂对待世人不是根据公义,乃是根据怜悯和恩典(罗九15)。

  ﹝话中之光﹞(一)主是我们的医生,是要使我们的生命恢复正常的。

     (二)病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病,才会去接受医生的帮助;罪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罪,才能接受主的救恩。

     (三)世人的基本难处不在认识主,乃在不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于主觉得可有可无;认识自己的人,则对于主觉得非常宝贵。

     (四)要作基督徒,得先以病人的资格进来,然后才能以护士的资格去帮助人。

     (五)在神眼中,外表虔诚而内心充满嫉妒、自私的人,与税吏和罪人并无分别。

 

【太九13“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原文字义﹞“揣摩”学习。

  ﹝文意批注﹞“怜恤,”是神来为人作事,神来供应人的需要。

     “祭祀,”是人来为神作事,人来供应神的需要。宗教的观念是人要为神作些甚么事,人要向神献上些甚么东西;这种观念是和神的心意相反的。

     “你们且去揣摩,”意即‘你去学罢’。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事实上,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所以我们若秉持传统的宗教观念,而自以为义,就要失去得着恩典的机会,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五5)。

  ﹝话中之光﹞(一)“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神不是向人要,神是要给人。对人存怜恤的心,比恪遵宗教仪文更蒙神悦纳。

     (二)全足全丰全有的神一无所缺,祂不需人为祂作甚么,给祂甚么,祂只一心一意要将祂的丰富向人洋溢倾倒出来。我们若有甚么值得向祂献上的,也都必须是从祂得来的。

     (三)先接受主耶稣作我们的赎罪祭的人,才能把我们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先是罗马书第三章,后是罗马书第十二章。

     (四)“你们且去揣摩,”谈圣经是一回事,学圣经又是一回事;真正的圣经知识是从生活经历中学来的。

     (五)“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自义的人绝对不会蒙神呼召,就是召了也无用。

 

【太九14“那时,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说:‘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甚么呢?’”

  ﹝文意批注﹞“常常禁食,”表示他们将‘禁食’当作一项敬虔的人所应有的表现,并以禁食来向人炫耀(太六16)。

  ﹝灵意批注﹞“法利赛人,”代表老宗教徒。

     “约翰的门徒,”代表新宗教徒。

     宗教意即‘有所宗而施教’,原意是要教导人敬畏神,可惜竟流于外表形式,甚至置神和祂儿子于不顾。禁食就是宗教徒所奉行的仪文规条之一。

  ﹝话中之光﹞(一)要紧的不是在于敬虔的外表和作法,而是在于有没有持定基督;凡是离开了基督(与主之间变成“我们”、“你的”)的,就是所谓的‘宗教’。

     (二)法利赛人是背后说话,是对耶稣的门徒议论他们的先生(11节);约翰的门徒是到主面前来说话,是对耶稣当面质问,两者都是对主有异议。宗教徒所持有的宗教观念,成为他们跟从基督的拦阻。

     (三)禁食原是真虔诚、真悔改的表露,但若演变成按惯例而禁食,就失去其意义。禁食本身并非目的,禁食只应在适宜的环境下才作。

     (四)谨守规条、遵照仪文的(法利赛人),和不够蒙恩的(约翰的门徒),都需要禁食;离开基督的人,心灵都得不着满足。

 

【太九15“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

  ﹝文意批注﹞“新郎,”指主自己。

     “陪伴之人,”指祂的门徒。

     “同在的时候,”指主在肉身里与门徒们同在的时候。

     “但日子将到,”指祂被钉十字架的日子就快来临。

     “新郎要离开他们,”指主因被犹太人弃绝,其结局乃是肉身的离开(参约十三1)。

  ﹝话中之光﹞(一)惟有与主同行同止的人(新郎的陪伴),可以常享丰美的筵席;有主同在,就有丰满的享受,一旦失去了主的同在,灵里就要忍饥挨饿了。

     (二)主是我们的新郎,祂一直是常新不旧的,我们甚么时候遇见祂,甚么时候里面就会满了甜美、新鲜、喜乐的感觉。

     (三)跟从主之人的生活、行动,不该由道理知识来推动,只该由主自己和祂的同在来规范并指引。

     (四)对于等候主这位新郎再来的人们,禁食等候乃是合宜的操练。

 

【太九16“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原文字义﹞“新布”未缩过水的布,尚未制作完成的布。

  ﹝文意批注﹞新布因未缩过水,若用来“补在旧衣服上”,当洗衣后晾干时,因新布会收缩,就会把旧衣撕裂、烂得无法补救。

  ﹝灵意批注﹞‘衣服’象征我们在神面前的义行(启十九8)。

     “旧衣服,”是指宗教徒靠着老旧的天然生命而有的好行为,它们总是破绽百出,所以宗教徒一直在作修补、改善的工作。

     “新布”象征主耶稣活在地上时的行事为人。

     宗教徒的作法是“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他们只想学习主耶稣生活为人的榜样,而没有接受主耶稣在十字架所成功的救恩。

     “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我们若只模仿主耶稣在地上时的行事为人,反而会更显出我们行为上的缺陷,根本就于事无补。

  ﹝话中之光﹞(一)没有人能将神的恩典,拿来补我们旧行为的破绽。

     (二)我们不能把恩典和律法混在一起;二者一混杂,恩典就失去了它的甘甜,律法也失去了它的可怕,就要变成非恩典非律法了。

     (三)基督教不是用‘新约’来补充‘旧约’,乃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凡是想遵行旧约律法的,反会败坏新约的信仰。

     (四)在新约之下,外面的作法并没有成规,乃是完全跟随里面圣灵的引领;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七6)。

     (五)基督徒要讨神的喜悦,不在于效法基督在地上时的为人生活,乃在于以信心接受基督所完成的救赎大工,穿上祂作我们的义袍。

     (六)主为教会作的衣服是全新的,祂的工作乃是‘新造’,一切的旧造祂都要了结得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可把天然的东西、世界的作法,带到教会里面来。

     (七)主从不以新的恩典来补救维持破旧的局面;当我们的事工陷进老旧的光景中时,不要去作修补的工作,而应求主另赐新衣。

 

【太九17“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原文字义﹞“新酒”新近酿造的酒;“新皮袋”全新的皮袋,尚未使用的皮袋。

  ﹝文意批注﹞“皮袋,”是犹太人用来盛装饮料的羊皮袋。

     “旧皮袋,”指因陈旧而缺乏伸张力的皮袋。

     “新酒,”它的酦酵力量较大,旧皮袋比较不耐酒发酵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而容易爆裂。

  ﹝灵意批注﹞“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新酒’象征基督那复活、新鲜的生命,能使人喜乐、高昂、并有力。‘旧皮袋’象征我们的旧人,也象征宗教式的作法。‘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意思就是只把基督接受到我们旧人(魂)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里面。宗教徒只凭理智研究基督,用感情对待基督,用意志下决心事奉基督,亦即完全以天然的人来承装基督。

     “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基督不是我们的头脑所能清楚了解的。许多时候,我们的情感在某些所谓属灵的事上,因为兴奋过度,整个人就崩溃了。此外,凡只用意志来跟随主的,也常因着遭遇患难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十三21)。

     “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新皮袋’象征我们的新人,就是我们得着重生的灵和得着更新的魂(多三5;弗四2324;西三10;罗十二2)。惟独操练运用我们的灵,以及经十字架对付过的心思、情感和意志,来承装基督,才有功效。

  ﹝话中之光﹞(一)基督这新的生命(“新酒”),满有活力,能激动、刚强、加力给我们,但它只可装在更新过的器皿(“新皮袋”)里。

     (二)‘新布’(16节)指外面的生活,“新酒”指里面的生命;衣服是在外面显露的,酒是在里面发酵的;一是生活,一是生命。新约福音所给人里面的生命是新酒,给人在外面的生活行为是新布。

     (三)新派的基督徒只接受基督作‘新布’(16节);基要派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衣’;真实的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酒”,但一般多缺少“新皮袋”;惟有正常的基督徒以“新皮袋”来承装“新酒”。

     (四)圣灵在我们里面(新酒),要破除旧的生活、行为、习惯(旧皮袋);必须有新的生活、行为、习惯(新皮袋),才能作一个基督徒。

     (五)“皮袋”一面指个别的基督徒,一面也指团体的基督徒──就是教会;人意的组织是“旧皮袋”,若用来盛装“新酒”,迟早要破裂,会把酒漏掉,不能保守基督的同在。

 

【太九18“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个管会堂的来拜他,说:‘我女儿刚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文意批注﹞“管会堂的,”是在犹太会堂里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犹太人中间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灵意批注﹞‘会堂’是犹太教徒聚会的地方,故“管会堂的”象征犹太教。

     ‘女儿’是从父亲身上出来的产物,所以“管会堂的女儿”之死,象征从犹太教产生出来的光景,乃是死亡。

  ﹝话中之光﹞(一)管会堂的女儿死了──在教会里面作带领人的,如果自己缺少生命,所带领的人也缺少生命;一般信徒的生命光景如何,正显出传道人的生命光景如何。

     (二)如果我们在教会中所注重的,不过是一些道理、教条、仪式,恐怕我们所造就出来的人,都是一些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三1)。

 

【太九19“耶稣便起来跟着他去;门徒也跟了去。”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主无论到哪里,我们也当跟祂到那里。

     (二)我们的主是专门来解决人的难处的,只要我们肯借着祷告把难处告诉祂,祂必乐意帮助我们。

 

【太九20“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来到耶稣背后,摸祂的衣裳繸子;”

  ﹝背景批注﹞犹太人视“血漏”为不洁,凡接触患血漏的女人的,也会成为不洁(利十五2530),这可能就是这女人不想让人知道,而偷偷来摸祂衣裳繸子的原因。

     “繸子,”是犹太人佩在外袍边上的细带子,用意在提醒穿的人应当遵行神的命令(民十五3739)。

  ﹝灵意批注﹞据圣经学者考证,那“一个女人”是外邦女人,所以她象征外邦的宗教。

     “血漏,”象征漏掉生命,因肉身的生命是在血里(利十七11)。这外邦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而前面那个死了的犹太女孩刚好是十二岁(路八42),所以两者都同指一件事,即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在神的眼中看来,都是漏掉生命的,都是死亡的宗教。它们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三1)。

     “十二年,”表征已经受神够多的对付和管教。

     主的‘衣裳’象征主的义行;“摸祂的衣裳,”意即借着信心来接触主,与主联合为一,来取用主所成功的义,作为我们的义。

  ﹝话中之光﹞(一)凡不为神活着,给神得着的,都是患了血漏──消耗生命。

     (二)“来到耶稣背后,”带着谦卑的灵,自觉不配;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四6)。

 

【太九21“因为她心里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

  ﹝灵意批注﹞“她心里说,”这是指她里面的信心。

     “摸祂的衣裳,”这是指她外面信心的行动。

 

【太九22“耶稣转过来,看见她,就说:‘女儿,放心!你的信救了你。’从那时候,女人就痊愈了。”

  ﹝文意批注﹞“你的信救了你,”这是说明她用手去摸主衣裳繸子的行动,乃是出于她里面的信心;惟有以信心去接触主,才能得着主的医治。

  ﹝话中之光﹞(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十一6)。

     (二)宗教徒想以善行来讨神的喜悦,结果却落到可怜的死亡光景中。惟有借着信心接受主耶稣的救恩,才是蒙拯救、得医治的路。

     (三)我们若伸出信心的手来摸主,主的能力也必能使我们胜过难处。

     (四)患血漏的女人只从‘心里’祷告,就蒙了主的垂听,得了主的医治;可见祷告蒙主垂听,在乎存心,不在乎话语。

 

【太九23“耶稣到了管会堂的家里,看见有吹手,又有许多人乱嚷,”

  ﹝文意批注﹞“吹手,”受雇在葬仪中吹笛致哀的人。

     “许多人乱嚷,”受雇在葬仪中为死者哀悼、哭叫的女人。

  ﹝灵意批注﹞本节是象征由于宗教里头一片死沉,所以带头的人就用尽刺激、奋兴的办法,鼓动众人起来有所活动,以维持热闹、有生气的场面。

  ﹝话中之光﹞(一)女儿死了,无论众人怎样吹号、乱嚷,仍旧不能起死回生;教会的光景死沉,无论如何用人的办法鼓动、激励,仍然于事无补。

     (二)当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人的常态是漠不关心;当人死了的时候,人才来表示同情。事后的帮助,常是多余的。

 

【太九24“就说:‘退去吧!这闺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们就嗤笑祂。”

  ﹝话中之光﹞(一)凡是蒙神拣选豫定的人,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死了就完了,我们乃是睡着了(帖前四1314)。

     (二)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五25)。

 

【太九25“众人既被撵出,耶稣就进去,拉着闺女的手,闺女便起来了。”

  ﹝话中之光﹞(一)“众人既被撵出,”宗教的办法必须从我们的心房里被赶出去,然后主耶稣才能进来。主一进来,死亡就要消除,难处就必解决。

     (二)管会堂的要主为他女儿按手(18节),主却直接拉着闺女的手叫她起来了。无限的基督从不按照人既定的方法行事,我们信主能作就够了,不应限制主一定要怎么作。这也是祷告的一大原则。

     (三)“拉着闺女的手,”主一摸我们事奉、工作的手,我们的事奉、工作,就有了转机──“闺女便起来了”。

     (四)主所有的工作,不是要叫人赞同,乃是要叫人活;不是要叫人知道,乃是要叫人得生命。

 

【太九26“于是这风声传遍了那地方。”

  ﹝话中之光﹞(一)每一个真正摸着主或被主摸着的故事,都会引人诧异、惊奇并传颂的。

     (二)凡是真正出于主的作为,不需要我们特意去宣扬,人们自然会知道的。

 

【太九27“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祂,喊叫说:“‘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文意批注﹞“大卫的子孙,”这名称在当时是犹太人对那要来的‘弥赛亚’常用的称呼(参太廿一9;廿二42)。

  ﹝灵意批注﹞这“两个瞎子”代表所有宗教里的人物;带头的是瞎子,跟随的也是瞎子(太十五14;罗二19)。他们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四4),以致逼迫、杀害主和属祂的人,还以为是事奉神(约十六2)。

  ﹝话中之光﹞(一)瞎子只是听人说主耶稣,他们自己并未看见主;可见他们的信心,是‘没有看见就信的信心’(约廿29)。

     (二)瞎子只求主耶稣可怜他们,他们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我标榜有何善行;这种承认自己可怜的祷告,最容易得着神的答应。

 

【太九28“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祂跟前。耶稣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他们说:‘主啊,我们信。’”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并没有在路上当场就医治他们,乃是等他们也跟祂进了房子,才摸他们信心的问题。这说出宗教里的人若要得着救恩,必须离开他们原来的道路,紧紧的跟随基督,相信祂是神的儿子,这是我们惟一的拯救。

     (二)瞎子紧紧跟随主,且跟着祂进了房子,这说出他们有:

        1.恒切的态度。

        2.有始有终。

        3.他们对主的信心是经得起考验的。

     (三)瞎子跟主进了房子,也说出:

        1.要得主更深的医治,须要更深进到主的面前。

        2.主是在教会中(房子里),所以我们须要活在教会中,才能得主的医治。

 

【太九29“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

  ﹝文意批注﹞主耶稣在本章里一再的提到‘信心’(2222829节),这是因为宗教强调‘因行为称义’,但神的救法是‘因信称义’(加二16)。

  ﹝话中之光﹞(一)人的信心是支取主能力的管道;信心的管道铺设到哪里,主的能力就达到那里。

     (二)人若单求而不信,或口里说信而心里并非真正相信,就仍不能得着;惟有真信心才是‘兑现’的信心。

 

【太九30“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

  ﹝文意批注﹞大力宣扬神迹奇事,藉以招徕好奇的群众,正是宗教界的惯常作法。主在医治代表宗教的人时,特意要他们舍弃宗教的传统作法。

 

【太九31“他们出去,竟把祂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

  ﹝话中之光﹞(一)在属灵的工作上,最要紧的就是听命,不然,就反倒坏了主的事。我们的传福音、为主作见证,必须顺从主的引导,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二)我们出去,必须做到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太廿八19),而不是仅仅传扬主的名声而已。

 

【太九32“他们出去的时候,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吧带到耶稣跟前来。”

  ﹝灵意批注﹞“鬼所附的一哑吧,”‘哑吧’乃是宗教徒的一大特征;宗教徒不能为神说话(赛五十六10)。每一种宗教的背后都有黑暗的权势,撒但乃是宗教的源头,牠利用宗教来篡夺人对真神该有的敬拜。

 

【太九33“鬼被赶出去,哑吧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话中之光﹞(一)哑吧偶像(林前十二2)一被赶出去,人就能说出话来。

     (二)我们得救,乃是脱离黑暗的权势,迁到神爱子的国里(西一13)。

     (三)主先叫死人复活(1825节),后叫瞎眼得开(2730节),最后叫哑吧开口,说出属灵的次序乃是:先是生命,然后明白,才作见证。

 

【太九34“法利赛人却说:‘他是靠着鬼王赶鬼。’”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把不能解释的事实,随便给予解释,就会把事实完全歪曲了。

     (二)宗教徒专门曲解别人的工作,凡是他们自己作不来的,就说别人是在被魔鬼利用。

 

【太九35“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请参阅太四23各项批注。

 

【太九36“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原文字义﹞“困苦”含有备受威胁之意。

  ﹝文意批注﹞主在本节是用牧人和羊来比喻祂与人的关系(约十14)。人原是属于祂的,一离开了祂,就会落到困苦流离的可怜光景中。

     “就怜悯他们,”主不是对罪表同情,主乃是对他们的困苦表同情。

     “困苦,”指羊被凶恶的牧人剥皮而遭受痛楚。

     “流离,”指羊被不负责任的牧人撇弃而流离失所,无依无助。

 

【太九37“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

  ﹝文意批注﹞“要收的庄稼多,”意即收成是大的。

     “作工,”意是作苦工、劳工。

  ﹝话中之光﹞(一)主的庄稼虽多,但受得起劳苦的工人不多。

     (二)羊和庄稼都是有生命的东西;羊需要牧养,庄稼需要收割。牧养和收割都是主工。在这地上,主需要人与祂同工(赛六8)。

 

【太九38“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

  ﹝文意批注﹞主在这里另用庄稼的主和庄稼来比喻祂和人的关系(启十四15)。

     “收祂的庄稼,”原文或作‘到祂的收割里,’意即有分于祂的收割。

  ﹝话中之光﹞(一)主虽有意要打发工人,但仍须我们为此祷告,祂才差遣。祷告就是为神的旨意铺轨道,叫它可以行驶。

     (二)我们应当常为传福音得人而祷告(西四3);祷告也就是与主同工,祷告能兴起更多的福音精兵。

     (三)工人不是自愿出去作工,乃是受差遣才去作工。

 

叁、灵训要义

 

【君王与宗教】

  一、人的需要不是宗教,乃是主自己:

    1.宗教无能为力(12

     2.宗教无能的根本原因──罪恶(24节)

     3.惟有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58节)

  二、神喜爱怜恤,不喜爱宗教式的祭祀:

    1.宗教定罪罪人,主却和罪人同席(911节)

     2.主是医生来治病,是救主来呼召罪人(1213节)

  三、老旧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1.祂是新郎,有祂同在,就用不着宗教的禁食(1415节)

     2.祂是新布,不可以把祂和旧衣服般的宗教连在一起(16节)

     3.祂是新酒,只可装在新皮袋里(17节)

  四、惟有主能医治宗教共通的难症:

    1.宗教漏掉生命,惟有主能起死回生(1826节)

     2.宗教使人瞎眼,惟有主开人心眼(2731节)

     3.宗教使人哑口,惟有主能使人说话(3234节)

  五、君王的工作是拯救人脱离宗教:

     1.主到处作工,要把人从宗教的影响底下拯救出来(35节)

     2.人原都是属于祂的羊,但因为离开了神而流离失所(36节)

     3.人也都是属于祂的庄稼,但因缺少工人而不能收割(37节)

     4.主要我们信徒藉祷告与祂同工合作(38节)

 

【各种蒙恩时期的预表】

  一、当主耶稣在地上时:

    1.祂来到自己的城(1节)──降世原是要拯救犹太人的

     2.只有少数有信心的犹太人得救(210节)

     3.但大多数自义的犹太人却弃绝主(1117节)

     4.他们在神面前就如死的──管会堂的女儿死了(18节)

  二、恩典时代:救恩临到外邦人──祂在路上医治了患血漏的妇人(1922节)

  三、当主再来时:

    1.犹太人要得着复兴──使闺女复活(2326节)

     2.瞎眼的得看见,哑吧说出话来(2734节)

 

【主医治的次序】

  一、先叫死人复活(1825节)──先叫我们得着主复活的生命

  二、次叫瞎眼得开(2730节)──有神的生命才能明白属灵的事物

  三、最后叫哑吧开口(3233节)──看见属灵的丰盛才能为主作见证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