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西番雅书第三章

 

肆 公义的警戒与应许(三120

先知从外邦的预言,看到以色列民族中兴的展望。但是再正视国内的情况,耶路撒冷城的罪状,仍难免失望。忧国之情深沉,所以只有声泪俱下,在悲叹中呼吁,切盼国人及时悔悟,神的救赎并非是不可能的。

 

(一)严责耶路撒冷(三17

在第一分段(17节),仍可再分为三个小段。第一小段(12节):严责耶路撒冷城的悖逆与不忠。第二小段(34节):严责官长,他们需负极大的责任。第三小段(57节):论耶和华的信实,也再指责选民的失败。第五节是主要的经文,六、七节是附加的,重复指责的话。

“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有祸了。”(三1

先知责备的口吻,与以赛亚十分相似(赛一21)。圣城应该是清洁的,现在却污秽不堪。耶路撒冷应名副其实,是忠信的城,现在已成为悖逆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公义(在下一节就有说明),只有不义与不法,强者欺压弱者,神怎可等闲视之呢?神是公义的,断不以有罪为无罪。祂在审判世界以前,先审判属祂自己的子民。所以审判必须从神的家起首。那完全悖逆与迷信的外邦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

“他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2节)

这样的指责也在耶利米书第七章二十八节出现。耶路撒冷完全不听耶和华藉先知传的信息。他们充耳不闻,存心拒绝,常受先知们的苛责(耶十一47,廿二21以及亚七812)。

“训诲”或译管教,神使耶路撒冷城在苦难中觉醒,不可再背逆下去。但是这样的管教,仍无法使他归正。这会使耶和华十分失望。

他不肯倚靠耶和华,不亲近神。耶路撒冷似乎用尽方法,或靠马兵武器。他们投靠外邦的权力,甚至甘心堕落,去随从外邦的神。他们就是不肯依赖耶和华,其实只有耶和华能帮助他,除主神以外,别无拯救。

先知一直呼吁以色列人倚靠耶和华,对神有充足的信心,决不动摇(参阅王上十八21;赛七9;何四12,五7;书廿四15)。可惜以色列人仍无信心,耶路撒冷拒绝听取先知的训诲,先知是他们宗教的教师,引导他们走在信心的道路上。但他们拒绝神的仆人,他们拒绝神,所以无法逃脱未来的审判。

“他中间的首领是咆哮的狮子。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3节)

在耶路撒冷有两种行政首长。从政者没有尽牧者的职分来照管群羊,反而强掠吞吃。他们如同咆哮的狮子,不仅凶暴,而且贪婪。无人不受其害(可参阅一8及以下;弥二2;亚十一45;箴廿八15)。

司法行政官更为腐败凶暴,他们有执法的权力,更加贪婪,好似晚上的豺狼。七十士译本作“阿拉伯的豺狼”,也有称为亚拉巴的狼。可能“晚上的豺狼”这用词最恰当,因为豺狼是晚间出没的。审判官原为弱者申冤,对无助者予以保障。但是他们妄然不顾,而且只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这实在令人发指(弥三11;赛一23以及结廿二27)。

“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在上下文读起来顺口与合理。但是动词的原意为“咬啃”。那些凶暴的豺狼,将抢来的牲畜吞吃,并且啃着骨头,一直到天亮。他们凶暴固然可怕,他们贪婪尤其惊人。这就是审判官的恶行。这句话难解的,还有一个否定词“不”字,似不能适用。他们啃骨,都不留到天亮,仍然在译意中没有偏差。

“他的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他的祭司亵渎圣所,强解律法。”(4节)

先知苛责行政首长之后,就指向先知群与祭司们。他们是宗教的领袖,与那些从政执法者同列于领导阶层。他们也同样失败。在西番雅的信息中,这是首次也是惟一指责宗教领袖的地方。先知应为社会中道德的楷模,但是现在这些却是虚浮之辈,弄权术耍诡诈的人(参阅弥二11,三5及以下、11)。于是有真假先知之分,甚为混淆,鱼目混珠,以假乱真,说出似是而非的信息。

祭司是重要的宗教领袖,他们的功能是持守圣事,不可玷污圣物。利未记第十章十节特别强调,将圣的与俗的分别出来。他们如果随意,不加区分,不认真执行,不加以保持,是十分严重的亵渎的罪。他们玷污的圣物,就亵渎了圣所。

他们强解律法,这也是严重的罪。他们有责任教导律法。如有疑难或争端,他们有责任按着正意分解律法的真义。但是他们为自私与贪婪,曲解律法,强词夺理,造成极不良的影响(参阅何四69,五1,六9;摩七10及以下;弥三11;赛廿八7)。耶利米对祭司的评价,也与西番雅相似(耶二8,五31,六13,十四18)。祭司不是都那样肤浅与自私,但历代确有不端正之宗教人士,需要警告与纠正。

“耶和华在他中间是公义的,断不作非义的事。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无日不然。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5节)

先知在这里阐明耶和华公义的性格,不仅在于祂对待祂的百姓,也在于祂在自然界的作为。公义表明祂的正直与可靠,祂的行动确定而坚立。论耶和华的公义,先知群中最卓越的是以赛亚(四十一10,四十二21,四十五1921)。这个信念是逐渐进展的。在以色列民族早期的历史中已有认识(出九27)。在先知时代从阿摩司起,再有增进。西番雅时代有耶利米,也有显著的贡献(耶十二1)。神断不作不义的事。神的公义有绝对的标准,祂不会失去这标准。

“每早晨”不只是历史的因素,在于时间,更是自然的现象,在于空间,好似自然界里光的运转,是有条不紊的。神在自然的规律,也运行在历史的秩序中(何六3:他出现确如晨光……)。

早晨是施行公平的时候(耶廿一12)。神怎样显明祂的公义呢?(一)以圣殿的礼拜条例与先知的教训;(二)以赏善罚恶的公义原则与作为;(三)以启示并保护先知的行动,无日不然。

“无日不然”原意为“亮光必恒久不熄”,这可以有不同的译词:“他建立公义如亮光”,“他显明公义,如亮光照亮”。1

“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这句话在整节的构造中不甚得体,因为不义的人不可与公义的神相比。所以有人将这句重新调整。“不义”改为错谬,而“羞耻”被删去。译作“‘错谬’的事是不存在的。”2这样语意固然清晰,但删减是否必要?第一节提到列国的民,他们是不知羞耻的国民(二1,虽然“不知羞耻”与三5用词不同),以色列人竟然与外邦人相似,这是使先知愤慨的原因。

“我耶和华已经除灭列国的民。他们的城楼毁坏。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毁灭,以致无人,也无居民。”(6节)

“我耶和华……”这是神公义的作为,祂“已经除灭”,这不是过去所作的,而是将要作的事,所以这是预言完成式(Prophetic Perfect),以后的历史都逐一应验(参阅耶廿八341011)。他们的城楼毁坏,城楼是作战的保障,他们在战事上失败,因为得胜者是耶和华,不是他们外邦的侵略者,神已经施行审判了。

神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社会的现状完全破坏,住处就荒废了。下一句才提到“他们的城邑毁灭,以致无人也无居民”。通常先提城邑,再提里面的街道。所以有人将“街道”改为“田野”(箴八26)。3但是在整个论述中,并未有大的变更。城邑荒凉是神审判的后果(二5;赛五9,六11;耶九1012,卅二43,卅三1012;结十四13)。

神审判列邦,因为祂的公义必须消弭一切的罪恶。神也以外邦的毁坏,作以色列的鉴戒,叫他们醒觉,可以及时悔改。神先管教自己的百姓,审判先从神的家起首,甚至用外邦的侵略。以后外邦的败亡,再予以色列警戒,盼望他们真的悔悟,不可再叛逆。神在警戒中,仍给予勉励与安慰,并使他们有救恩的盼望与确据。可惜他们还不回转。

“我说,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只是你们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7节)

耶和华在期盼中,以殷切的心想象:“我在想,她该敬畏我了吧!给她的管教,她也肯接受。”这里全用第二人称“你”,以后以“你”改为“他们”(第三人称):“只是他们从早到晚……”

神已经用尽各样方法,屡加警戒,以色列人应该敬畏神,一切的管教都是使他们明白神的公义,勇于接受事实而产生坚强的信心。神可以不必除灭他们的住处,他们可以体会神赦免的恩惠。“住处”也可译作“眼睛”,或“眼前”,神不致剪除他们,将他们遗忘了。

但是他们存心不悔改,从早起来就败坏自己。这是耶利米的说法(共十一次:七1325,十一7,廿四4,廿五34,廿六5,廿九19,卅二33,卅五14,四十四4)。

他们在一切的事上败坏自己,不但是存心的,而且还热切的去作。这些败坏的事可能指敬奉偶像,迷信虚妄,都是耶和华所憎恶的。

这是先知最后的指责,该受管教的,神不会使他们幸免。神必须从以色列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神并不偏待人,祂是公义的主,必照着各人所行的施以报应。罚恶赏善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现在神显明祂对选民的旨意。以色列民族既为神所拣选的,神在圣约上仍必忠守,所以以色列民族整体,仍蒙神的救赎,因为这是神在历史中的计划与作为。

 

1 Smith,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Zephaniah, 241.

2 K. Marti, Dodekapropheton, 1903.

3 F. Schwally, "Das Buch Ssefenya, eine historischkritische Untersuchung," ZAW, X, 1890, 165240.

 

(二)宣告普世审判(三813

耶和华要救赎耶路撒冷,这个分段可再分三小段,每段有四行诗。第一小段(8节为主,910节为附加的经文):耶路撒冷必须等候那日子,耶和华要使列国倾覆。第二小段(1112节):神必在祂百姓中间施行洁净及除掉罪恶的事。第三小段(13节):余民经过洁净之后,必有安乐和平的生活。

{\Section:TopicID=138}1列国必倾覆(三810

“耶和华说,你们要等候我,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8节上)

照原文的字句排列:“所以,你们要等候我,这是耶和华说的。”“所以”是承接上文的,由于耶和华是公义的神,我们就可以信心盼待与期望。“等候”包括“盼望”与“信赖”(赛八17;来二3;诗卅三20)。耶和华是向着以色列民说的。他们必须等候那日子,这是耶和华的日子,是公义审判的日子。神的审判不只是在外邦,也在犹大,谁能逃脱呢?现在神说的,对象是以色列民,却只对犹大虔诚的人们。他们可以等候,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外邦倾覆,恶人灭亡,良善的必得申冤,耶和华要拯救他们。

“因为我已定意招聚列国,聚集列邦,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倾在他们身上。我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8节下)

耶和华有决然的行动,祂要招聚列国列邦,不是叫他们来攻击耶路撒冷(亚十四1及以下;珥三1116;结卅八、卅九章),而是一起服在耶和华的审判之下(耶廿五3133;赛六十六16)。

神的烈怒要倾倒在他们身上(何五1;耶十25;赛四十二25;诗六十九25,七十九6)。这是以西结书常用的字句(共十五次)。

“我的烈怒如火,必烧灭全地。”第一章十八节也有类似的说法。“忿怒”有时可译为“热心”,也可作妒恨。神有十分激烈的情绪,这些都是如火一般炽热,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祂的审判是全地的,公义的火也必烧灭全地,在这偌大的熔炉中,火将烧去一切的杂质,罪恶与污秽都必除净,所余剩的一定很少。以色列也被炼净,余数也少而又少。但是他们要成为复兴以色列的核心,也由他们再发展普世的救恩。

“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9节)

那时,在审判的大日之后,神要作更新的事。万民的言语是污秽的,因为他们所说的,尽是夸大的话,亵渎的话。他们曾用言语求告他们的神明,讥笑敬奉耶和华的人(参阅何二12;诗十六4)。甚至以色列人仍没有洁净的言语。先知以赛亚说:“我是嘴唇不洁的人,也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六5)。现在他们都要蒙受洁净,包括以色列人及万民,神的救恩是普世的。

“求告耶和华的名”。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求告”不仅是敬拜与祈祷,也祈求神的能力(名字代表能力),使他们生活都蒙福。这是先知的愿望,万国都来归耶和华,都敬拜祂(参阅弥四2;亚十四16及以下;赛二3,十一9,十九23)。

“同心合意”原意为并肩同负一轭(七十士译本就译为“同负一轭”),“并肩”也应作“同一肩头”,齐心努力。(参王上廿二13:“他们说一样的话”;耶卅二39:“同心同道”;结十一1920:“合一的心”。)这是先知的愿望,万国都有同一的心意敬虔地事奉耶和华,并且乐意敬拜祂。

“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必从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10节)

以色列人曾因叛逆神而被分散在列邦,他们觉醒之后体认神的恩惠,愿意再来就神,向祂祈求。那些分散在列邦的民归回,是神救赎的恩典。他们敬拜神,因为这是知恩而感恩的行动。

古实是埃提阿伯人(或衣索匹亚),是在埃及的南端,有时古实是尼罗河流域的别名。古实河即尼罗河,表明极遥远的地方(参阅赛十八1;申三十13;王上四12)。他们来自远处,可能将远方列邦的人也一起带来,合力事奉神,他们且将供物带来奉献。他们似乎成为一队朝圣者的行列,正如以赛亚书第二章所描述的,万民都要流归耶和华殿的山。

奉献供物,是敬拜神必需有的举动。这是承认耶和华是神是主,是君王,不仅是以色列的王,也是万国的主神。祂是万王之王(参阅撒上十27;撒下八2)。

整节经文的涵义,是先知中心的信息,第二章十一节列国的居民在他们自己的地方敬拜耶和华。现在他们与分散的选民一同前来(参阅赛四十五14,六十六20;亚八23;诗七十二10及以下)。

{\Section:TopicID=139}2余民必洁净(三1113

“当那日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觉羞愧,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你也不再于我的圣山狂傲。”(11节)

“当那日”,那日已经宣告过,是兴起掳掠的日子(8节),是耶和华的日子。耶和华再向以色列人宣布救恩。这该是耶路撒冷敬虔之辈,因为神要从他们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以赛亚书第十三章三节,论玛代的狂傲,这里可能指耶路撒冷领导阶层的人,官长祭司先知与军事领袖。他们自大骄妄,自以为是,不顾神的命令,不顺服神,所以神必须除掉他们,耶路撒冷才有敬虔与圣洁的社会。

耶路撒冷悔罪的人得着耶和华赦免的恩惠,他们不必再为过去的罪而觉羞愧,既蒙赦免,不必再记得了。他们悔改了,不再重复这样的罪行。常记得过去的罪,只有使悔恨的心加深,就没有必要了。

这样他们实在学了谦卑,不再狂傲,尤其在圣山,在神的面前更加谦卑。神的圣山是圣殿的所在,是耶和华的居所,敬拜的人必须虔恭。敬拜者也必须在社会中不轻视贫穷与无助者。

“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民。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12节)

神向余民保证祂的同在,“在你中间”看顾与施恩。他们在敬拜之余,怎可忽略社会的关怀。他们不再狂傲,才会顾念别人的需要,尤其是困苦贫寒的民。这里的重点不是在市场上维持商业道德,对穷人不欺凌。也不是在法庭中维持公正与公义,对无助者不欺压。当然这些都应包括在内。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敬虔,让他们在社会的新气象中有充足的信心,投靠耶和华的名。

别的先知也有这样类似的重点,先知弥迦说:“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六8)。神看顾虚心贫穷的人(赛六十六2;小注道出原意)。这也是主耶稣所强调的(太五35)。

耶和华在你中间,这也是第十五节再重复的话,神有救赎的作为。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而且吃喝躺卧,无人惊吓。”(13节)

这里再提到余民,他们既认定耶和华为主神,就有充足的能力一心向善。他们不再倚靠自己,完全倚靠主神。

不作罪孽,是指他们不再信奉偶像,偏邪迷信,不再有背道与亵渎的行为。在口舌上也不犯罪,连万民都可用清洁的言语(9节),神的百姓更有清洁的口舌,不再欺骗,也不再用诡计与谎言。

他们生活的状况也必蒙福,吃喝是在于神丰富的供应,物质食品众多,是神的祝福。躺卧是在于神平安的安排。神保护他们,使敬虔的人安然躺卧,有十足的安全。所以在生活上享受安乐,是神恩赐的福祉。这样的生活是无人惊吓(参阅赛十四30,十七2;结卅四2528;弥四4,七14以及伯十一19)。

 

(三)咏唱救赎之歌(三1420

从第三章十四至十八节,是一首完美的赞美诗,咏唱救赎之歌。赞美诗的中心在第十四至十七节,充满了救恩之乐。第十八至二十节是补充语,再说明救恩的原委,作有力的结语。

{\Section:TopicID=141}1锡安必复兴(三1418

“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以色列阿,应当欢呼。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满心欢喜快乐。”(14节)

神的救恩再临到祂的百姓,锡安应当歌唱,“民”原意为“女儿”,为使这名词人格化。那就不只是一个保障(锡安),也不只是一座城(耶路撒冷),是属神的子民。以色列是耶和华选民的名称。“以色列”在七十士译本改为“耶路撒冷的民”,使锡安与耶路撒冷成为同义字,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以下有呼召耶路撒冷的民。这些称呼都是先知极喜爱用的(参阅弥二12;耶十七13,五十17及以下;结四313,六2及以下;亚九9以及赛五十四1)。

耶路撒冷在希伯来人心里已经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早已超越地理的环境,而有属灵的涵义。耶路撒冷不仅有诸城围绕,这些卫星城镇也可称为“女儿”(民廿一25的“城邑”及代上二26的“城邑”,原意都是“女儿”)。因此居住的民众原意为女儿,也以城市为母地。

当外邦都倾覆,敌人都败落,神的选民就得着解脱,不再受外患的威胁,所以他们可以尽情欢乐,唱出得救的乐歌。

“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刑罚,赶出你的仇敌,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你必不再惧怕灾祸。”(15节)

西番雅的时代犹大仍处困苦的环境中,他们有这样的憧憬。但仇敌还未赶出,灾祸频仍,这些都是神对犹大的刑罚。但这些都会过去,“已经”又是预言完成式,这些必会实现,先知有这样的信心。

这里也有一连串同义字,是上下文构成的,不是用字的本身,而是内中的涵义。仇敌是刑罚,神曾兴起仇敌,刑罚以色列人。灾祸也是刑罚。因为以色列人失败而受罚,灾祸是神给予的咒诅。现在刑罚仇敌及灾祸一并除去,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王在你中间。

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王,这在旧约是一贯的观念(参阅赛六5,四十一21,四十四6;诗九十15;俄21)。耶和华为君王,在早期以色列民族的思想中,已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得蒙神拯救,脱离埃及为奴之地,在旷野建立王国。摩西是领袖,却不是政治的,而是宗教的。耶和华是他们的王,这神权政治(Theocracy)在那时就确立了,他们是祭司的国度,王是耶和华,以色列是祂的子民(出十九56)。在外邦也以神明为他们的王,如摩洛、米勒公(玛勒堪)。惟有耶和华独一的主神是以色列的王,祂是万王之王。

耶和华在他们中间,确保平安与繁荣,有救赎与复兴的恩典。

“当那日,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不要惧怕。锡安哪,不要手”(16节)

当那日,耶和华审判的日子过后,神的话必临到耶路撒冷(也即锡安),以同义字来重复这叮咛,给予他们勉励与安慰。

“不要惧怕”在上节也提“不再惧怕”,不过上节的“惧怕”也可作“看见”。这是亚兰文与利亚文译本的用词。拉丁通俗文作“惧怕”,因为希伯来文两者都可解释。本节“惧怕”应是正确的用词。

“不要手”,这是一幅画面,人在辛劳的工作中,突然想放弃不作,在失望中撒手(参阅撒下四1;赛十三7;耶六24;来十二12)。神鼓励以色列人永不放弃,坚持下去,神必施拯救。

“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17节)

这是赞美诗的最重要部分,再重述神的救恩;祂在你中间,神的同在是救恩的性质。神在以色列中间,一切都有保障。祂施行拯救,因为祂是战士(赛九6,四十二13;耶十四9,二十11)。神为以色列人争战,必能取胜,因为公义必能得胜。“拯救”与得胜几乎是同义字。“大有能力的主”原意是战士,正如以赛亚书第九章六节“全能的神”,神是战士、英雄、元帅、凯旋者。

神在以色列中间,必因他们欢欣喜乐。以色列人复兴是神的愿望。当公义得胜,公理得以伸张,也是神所喜悦的。先知显然在展望将来,有无限兴奋的情怀。

“默然爱你”可有若干不同的解释。神的爱是那么坚强与深厚,甚至言语都不足以表达与说明。神默然的爱,人应默然来体会与领悟。4

“默然爱你”,神的爱遮掩了以色列人的罪,使他保持缄默,不愿指责,只广行赦免。5

“默然爱你”,神对以色列的计划在默然进行与实施,是人们无法觉察,难以明白的。6

“默然爱你”,另一个译词:“在爱中更新你”。以色列复兴是神的爱,希伯来文古卷作此语意。7七十士译本随从这个语意,注重以色列新生的展望,神要在他们中间行出新事(赛四十三19)。

“因你喜乐而欢呼”,这是节期特有庆祝的气氛,敬拜者在耶和华面前欢欣、欢呼、歌颂神。神也响应敬拜者的欢乐。

“那些属你,为无大会愁烦,因你担当羞辱的,我必聚集他们。”(18节)

这节经文可有不同的解释。以色列人并未因无大会而愁烦,却因在严肃会中感到愁烦,因为没有罪得赦的喜乐。中译词“无大会”,是大会中止的意思,因为大会中止不能再守,因为灾祸来到,使人在惊惧中无法再恪守礼仪,感到神的福分已经离去,心中就愁烦起来。这里正如上一节有极大的对比。本来有节期的欢乐,现在却失落了。8

“担当羞辱”应作除去(或卸除)羞辱。这是七十士译词的内容,“羞辱必须除去,被击打的,我要聚集他们。”神不容仇敌再施迫害与羞辱。9

聚集他们再守节期,节期的聚会虽受阻中断,终于恢复,使他们重享欢乐。

“那些属你”,“属”字介系词原为“因”你或“从”你或“为”你,那些存心敬拜事奉神的,必得复兴,不再受羞辱,受阻拦,可以化愁烦为欢乐。

如果第十八节连在上一节,就成为附注的话。假若是属于下文,第十九节还再有补充的解释,说明以色列人复兴后的光景,“有名声,得称赞。”

{\Section:TopicID=142}2选民得称赞(三1920

“那时,我必罚办一切苦待你的人,又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赶出的。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我必使他们得称赞,有名声。”(19节)

“那时”与“当那日”是有相同的涵义。在耶和华的大日,一切以色列所遭遇的苦难都过去了。耶和华要罚办那些苦待以色列的人。“罚办”是神处置的方法,神必对付与办理(结廿二14;耶廿一2),神必再恩待以色列人(诗一○九21)。

赶出的与腐腿的,都是指分散的以色列人。他们无家可归或有家归不得,流浪在外,好似瘸腿的一样,走不动。也走不快,甚至寸步难行。神必施恩给这样艰苦的人。以色列被赶出,好似羊群四散,没有牧人,他们就分散荒野,神要把他们接回来。

以色列因叛逆耶和华而遭刑罚,受外邦人侵略压迫,到处受羞辱,在全地不为人所尊重。但是他们得拯救与复兴,见证就不同了。他们成为有名声的民族,而且也普遍得着称赞,因为耶和华真神与他们同在,他们得着拯救,仇敌受辱,不敢再侵犯。他们得着复兴,重新恢复宗教的生活,有欢呼的声音,从敬拜的圣所中发出来。

“那时,我必领你们进来,聚集你们。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就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这是耶和华说的。”(20节)

这节经文多少是重复上节的话。出去的要再进来,被掳的必得归回。在西番雅的时代,以色列北国已经败亡,但南国犹大仍未被掳。他所指的是将来的预言,还是目前的现状?事实上他们已经四散在列国,多人在外面流浪,神必要带他们回来。“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时候”可译为“目前”。归回之期不远,这是神眷顾的时候,不必许久地盼待(参阅赛五十二8)。

本节有两大特点,是不容忽视的。第一,由“他们”(上节)变成“你们”,更直接的向以色列启示。第二,由上节的诗文,变成散文。

本书以“这是耶和华说的”作结,正如作者开始的信息(一2)。

 

4 A.B. Davidson,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1896, C. von Orelli,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ausgelegt, 1888.

5 Maurer, Commentarius Grammaticus Hista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E. Henderson, The Book of the Twelve Prophets translated, 1868.

6 J. Halevy, Recherches bibligues, Le Livre Sophonie, xi, xiii, 1904.

7 Smith,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Zephaniah, 257.

8 H. Ewald, Die Propheten des Alten Bundes, 1840.

9 K. Marti, Dodekapropheton, 1903.

 

本章概要

本章以“祸哉”开始,不是对外邦,而是对犹大。先知曾从耶路撒冷转向外邦,现在从外邦转向以色列民,耶路撒冷至少有七宗罪恶:(一)首领冷漠;(二)欺压穷人;(三)不听命令;(四)不领教训;(五)污秽;(六)不倚靠神;(七)不敬虔。他们是无法逃罪的。行政官员的凶暴(3节上),法官的贪婪(3节下),先知的虚浮(4节上),祭司的无知(4节下)。这些人应当知道神的公义,也明白神的忿怒,但他们却轻忽神(5节)。所以他们在神的公义审判前,是首当其冲的(67节)。第三章一至七节是与弥迦书第三章九至十二节相似。

再看他们的失败:(一)不认识神的慈爱;(二)不认识神的权威;(三)不认识神的性格;(四)不认识神在历史之中;(五)不认识神的心意,对祂的期望,完全辜负了。

关于世界的审判及其后果,神只向余民启示,因为他们是始终向神忠实的(810节)。神要他们等候那掳掠的日子。为甚么没有立即来到呢?因为神关心人们,盼望他们悔改。祂也要保守余民,这少数信实的人。

这些余民应该怎样等候神呢?存着充足的信心,在信靠中求神,怀着期待的心盼望。在神迟延的行动中,祂要信靠的人忍耐。

神的心意仍盼望万民来归祂,那是需要余民的努力。耶和华自己有行动,余民却是重要的见证人。神的恩典是以公义的方法洁净罪人,使他们口舌清洁,好求告耶和华。这是真实的敬拜,信奉惟一的真神。这是万国归神的好现象,神的选民必然从远方归回来敬拜,他们是见证耶和华公义的选民(910节)。

本章余民的身分有清楚的界说:(一)他们是少数,只是余剩的一小群人。(二)有谦虚的心倚靠神。(三)正直没有诡诈。(四)诚心实意事奉。(五)他们居在新时代的中心。(六)他们得着赦罪之恩;(七)他们是得赎的人们。这是第十三节简单而概括的说明。

复兴的欢呼在第十四、十五节。他们得着复兴的,就有完美的敬拜。在敬拜中有欢乐,因为他们不再受审判,因为耶和华在他们中间,与他们同在,就除去惧怕。

当那日(1617节),神是拯救的主,有大能的主,而且“在你中间”。爱将惧怕除去,祂“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不是神欢呼,而是蒙救恩的人欢呼,是神所喜悦的。这些人都溶化在祂的爱中。

 

参考书目

西番雅书

Bachmann, J. "Zur Textkritik des Propheten Zephanja," in Theologische Studien und Kritiken, 1894.

Bauer, G.L.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1786.

Budde, K. "Zephanja," in Theologische Studien und Kritiken. Tubingen J.C.B. Mohr, 1893.

Davidson, A.B. The Book of Nahum, Habakkuk, and Zephaniah The Cambridge Bib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0.

Driver, S.R. ed.. The Minor Prophets The New Century Bibl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6.

Duhm, B. Israels Propheten. Tubingen J.C.B. Mohr, 1916.

Eakin, Jr., F.E. "Zephaniah," in The Broadman Bible Commentary, vol. 7.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72.

Eaton, J.H. Obadiah, Nahum, Habakkuk, and Zephaniah The Torch Bible Commentaries. London SCM Press, 1961.

Elliger, K. Das Buch der Zwolf Kleinen Prophete, I.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50.

Fagnani, C.P. "Structure of the Text of the Book of Zephaniah," in Old Testament and Semitic Studies in Memory of W.R. Harper.

Gerleman, G. Zephanja. Lund C.W.K. Gleerup, 1942.

Gailey, J.H. The Book of Zephaniah The Layman's Bible Commentary. vol. 15. Richmond John Knox Press, 1962.

Gressmann, H. Die alteste Geschichtschreibung und Prophetie Israels.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10.

---.Der Ursprung der israelitischejuduschen Eschatologie.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05.

Halevy, J. Recherches bibliques Le Livre de Sophanie, vol. xiii.

Henderson, E. The Book of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hornapple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0 from 1858 edition issued by Hamilton, Adams, and Co..

Hitzig, F.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Leipzig Weldman, 1838.

Hyatt, J.P. "The Days and Background of Zephaniah,"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7 1948, 2529.

Kiel, C.F.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vol. 4. Grand Rapids Eerdmans, 1866.

Kent, C.F. The Sermons, Epistles and Apocalypses of Israel's Prophets.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1910.

Kleinert, P. Commentaries on Micah, Nahum and Zephaniah in Lang's Bibelwerk. Leipzig Hinrichs, 1868.

Marti, K. Dodekapropheten Kurzer Handc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iessen A. Topelmann, 1903.

Maurer, F.J. Commentrius grammaticus histo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Newcome, R. An Attempt towards an improved version, metrical explanation of the Twelve Prophets Minor. London Taliesin Press, 1836.

Nowack, W.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ottingen Vanderhoeck & Ruprecht, 1897.

Pusey, E.B. The Minor Prophets with A Commentary, vol. 7 London James Nishet & Co., 1907.

Rice, T.T. The Scythians.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57.

Reinke, J. Der Prophet Zephanja. 1868.

Robinson, T.H. and F. Horst.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Tubingen J.C.B. Mohr, 1938.

Rowley, H.H. "The Day of the Lord," in The Faith of Israel,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56.

Smith, G.A. The Book of the Twelve Prophets, Vol, II.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28.

Smith, J.M.P.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Micah, Zephaniah, Nahum, Habakkuk, Obadiah, and Joel.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1.

Stonehouse, G.G.V. and G.W. Wade. The Books of the Prophets Zephaniah and Nahum The Westminster Commentaries. London Methuen and Co., 1929.

Taylor, C.L. "The Book of Zephaniah,"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ol. 6.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56.

von Rad, G.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the Day of Yahweh," Journal of Semitic Studies, 4 1959, 97108.

von Haonacker, A. Les douze petits prophetes, 1908.

Wellhausen, J.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Berlin De Gruyter, 1892.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西番雅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