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但以理书第二章

 

贰 尼布甲尼撒的梦(二149

    (一)引言:王为梦烦乱(二12{\LinkToBook:TopicID=137,Name=(一)引言:王為夢煩亂(二1-2}

    (二)哲士不能为王解梦(二316{\LinkToBook:TopicID=138,Name=(二)哲士不能為王解夢(二3-16}

    (三)但以理获有关王梦的启示(二1724{\LinkToBook:TopicID=139,Name=(三)但以理獲有關王夢的啟示(二17-24}

    (四)但以理向王解梦(二2545{\LinkToBook:TopicID=140,Name=(四)但以理向王解夢(二25-45}

    (五)结束:王提升但以理(二4649{\LinkToBook:TopicID=141,Name=(五)結束:王提升但以理(二46-49}

    总结{\LinkToBook:TopicID=141,Name=總結}

(一)引言:王为梦烦乱(二12

1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作了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

2王吩咐人将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和迦勒底人召来、要他们将王的梦告诉王他们就来站在王前

1.“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这似乎与一章五、十八节前后矛盾,因但以理和三友须受训三年,难道这事发生于他们受训期间吗?假若是的话,为何他们已被视作“哲士”须被杀呢(二13)?有学者更以此矛盾说明本书各章乃源于不同的作者,由一编辑堆砌而成,而非但以理一气呵成之作,故有此不吻合之处。1

对于“第二年”,可有以下的解释:

1“二”是“十二”之误,是文士抄写错了;2这不是全无可能。

2“二”是作者摆乌龙弄错了,这却被视为无伤大雅,因作者写作的重点不是记载历史,年份正确与否无关重要。3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里的错误是故意造成的,以衬托出但以理的智慧,能于未完成训练之前解梦。有学者更认为圣经常用“二”来强调某个皇帝统治期的短少。4笔者不认为圣经作者在圣灵感动下会犯错误。

3“第二年”本不是指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乃是指他战胜埃及后第二年,5或指他成为全中东的大王后第二年,6或是耶路撒冷被攻陷后第二年。7但是,经文却明显说“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没有加以任何批注。

4“第二年”依巴比伦历法计算,即是但以理被掳的第三年;8因为但以理被掳第一年,是尼布甲尼撒的登基年,被掳第二年才是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一年,故被掳第三年,是尼布甲尼撒的第二年。9这理论最为合理,因为巴比伦人不把登基年算作皇帝在位的第一年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10

总括来说,当但以理刚受训完毕,归入了“哲士”的行列,尼布甲尼撒才做了第一个梦。

“心里烦乱”:心神被搅扰而感到烦躁不安,最终导致失眠(诗七十七4)。埃及的法老也有类似的经验(创四十一8)。11

2.“术士、用法术”:参一章二十节的诠释;“迦勒底人”:此外指占星家(即狭义的解释),而不是指统治了巴比伦国的民族。

“行邪术”:懂巫术的巫师,“巫术”是神所禁止的。(申十八10

大君王尼布甲尼撒因所做的梦而心烦意乱以致失眠;他虽然拥有统管强大的军队,以及雄伟的巴比伦的权力,但叫自己安然入睡,却不是他能力范围以内的事。

因此,他派人召来国中一流的解梦高手,就是那些善于占卜、观兆、占星,以及弄法术使符咒的人,命令他们解梦,好使他的烦恼一扫而空,得以享受甜酣的睡眠。但结果却是出人意表。

 

1 Anderson 10. 有关P.R. Davies 所提出的理论,参Baldwin, 86, n.1.

2 赞同此说有不少著名的圣经文字校订专家如Ewald, Kamphausen, Prince, Marti, Cornely, Linder, 思高也接纳这说法(68)。值得注意是LXX 967也是“第十二年”,而不是“第二年”,Hartman, 138.

3 Porteous, 39; Hartman, 138.

4 Lacocque, 36 n. 4, 引自 O Ploger, Das Buch DanielGutersloh, 1965 .

5 Josephus, Antiquities X 10 3.

6 Jephet Ibn Ali; Young, 55.

7 犹太拉比Rashi, Ibn Lizra却支持这说法。

8 Young, 55; Baldwin, 85; Ford, 89; 米勒德,774; Barr也支持这说法,Barr, 593.

9 J. Finegan, Handbook of Biblical Chronolog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4, 38,我们可得以下的结论:

主前六○五年六月至八月:但以理和三友被掳

主前六○五年九月至六○四年四月:但以理被掳第一年,是尼布甲尼撒登基年(Year of accession 主前六○四年四月至六○三年三月:但以理被掳第二年,尼布甲尼撒第一年。

主前六○三年四月至六○二年三月:但以理被掳第三年,尼布甲尼撒第二年。

10 Barr, 593; 登基年(resh sharruti)独立计算。

11 此处与创四十一8用同一个希伯来字paam描写烦燥凌乱的心境。

 

(二)哲士不能为王解梦(二316

3王对他们说、我作了一梦、心里烦乱、要知道这是甚么梦。

4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愿王万岁、请将那梦告诉仆人、仆人就可以讲解。

5王回答迦勒底人说、梦我已经忘了、〔或作我已定命八节同〕你们若不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就必被凌迟、你们的房屋必成为粪堆

6你们若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就必从我这里得赠品、和赏赐、并大尊荣现在你们要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

7他们第二次对王说、请王将梦告诉仆人、仆人就可以讲解。

8王回答说、我准知道你们是故迟延、因为你们知道那梦我已经忘了

9你们若不将梦告诉我、只有一法待你们、因为你们预备了谎言乱语向我说、要等候时势改变现在你们要将梦告诉我、因我知道你们能将梦的讲解告诉我。

10迦勒底人在王面前回答说、世上没有人能将王所问的事说出来、因为没有君王、大臣、掌权的、向术士、或用法术的、或迦勒底人、问过这样的事

11王所问的事甚难、除了不与世人同居的神明、没有人在王面前能说出来。

12因此王气忿忿的大发烈怒、吩咐灭绝巴比伦所有的哲士

13于是命令发出、哲士将要见杀、人就寻找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要杀他们。

14王的护卫长亚略出来、要杀巴比伦的哲士、但以理就用婉言回答他、

15向王的护卫长亚略说、王的命令为何这样紧急呢亚略就将情节告诉但以理。

16但以理遂进去求王宽限、就可以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5.“梦我已经忘了”:应作“这事我已决定”,12或“我颁布这命令”。13不少学者曾根据这错谬的翻译,误以为尼布甲尼撒忘记了梦的内容;其实,他是记得梦的内容,否则,他不会对这些巴比伦的专家说:“你们先把梦说出来,我就知道你们是否真能解梦”(9节);如果他真的忘了,又怎能知道专家所言是否纯属虚构,并非他所做的梦呢?况且,如果他确实忘了,为甚么会如此心烦呢?

“凌迟”:四肢被斩断。14

“粪堆”:亚兰文原意乃是“拆毁”,可译作“废墟”:15无可否认,废墟有被用作解决便溺之地,而变成粪堆。

6.“赏赐”:指礼物;这词从前被误认为源于波斯文,现却知道是来自巴比伦文。16王软硬兼施,一方面威吓,另一方面用奖赏作饵。

8.“那梦我已经忘了”:参第五节的诠释;尼布甲尼撒认为他们知道他已定意施行严刑,故拖延时间,伺机逃生。

9.“谎言乱语”:这群专家宣称:如果知道梦的内容,就可以解梦;尼布甲尼撒却说这是不可信的谎话,因他们既然连说出梦的内容的能力都没有,就谈不上能解梦了。“乱语”:恶毒的说话。王对自己的心腹产生怀疑,不再予以信任。

“时势改变”:指尼布甲尼撒政权倾覆或因其他事情而忘记刑罚这群专家;值得留意的是,真正可以“改变时势”的是耶和华自己(21节)。17

10.“没有君王、大臣、掌权的”:应作“没有任何伟大和有权柄的君王”。18他们认为像尼布甲尼撒这样的君王,不会不近人情,命令他们解释毫无头绪的梦。

11.“不与世人同居的神明”:“世人”:原作“肉体”(吕本:“血肉之躯”,思高本也是同样翻译),强调人的软弱与可朽坏(参诗五十六4;赛卅一3;耶十七5)。19“神明”:指巴比伦所敬拜的偶像。20

这些占命专家坦白地告诉尼布甲尼撒,他的要求不是人可以满足;因为人的智慧有限,祇有属灵界的神才可以把没有告知的梦加以讲解。

12.“王气忿忿的大发烈怒”:用两个希伯来字来加强描写王的烈怒,意即谓他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大发烈怒”曾被用来形容法老恼怒他的臣仆(创四十2,四十一12)。

“哲士”:原作聪明人,包括第二章二节那些在宫廷服务的占卜家和术士;21当时的外邦人认为测天象和弄法术的人须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故称这等人为“聪明人”或“智者”。

13.“人就寻找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要杀他们”:但以理和三友曾接受巴比伦文化与各种智慧的训练,以致可以侍候皇帝,并成为皇帝的顾问,故也属“哲士”之级,因而遭池鱼之殃。

14.“婉言”:原文是两个词“谨慎”和“机警”,反映出但以理的智慧,在危急之中保持镇定,且以合宜的话与护卫长亚略磋商。

15.“紧急”:本指“严厉”或“残酷”。但以理不明白为甚么尼布甲尼撒要杀尽巴比伦所有的哲士。

16.“但以理遂进去求王宽限”:这里虽然没有提到亚略,但以理仍可能是透过他的安排才得以见王。22

本段让我们看见尼布甲尼撒的残酷,他两次要求顾问讲解没有告知他们的梦;当他们办不到时,又下令把他们杀尽(虽然他们两次都请他将梦说出)。暴君发怒,理智全失,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另一方面,本段也让我们看见那群占卜专家,面对危机时,束手无策;他们祇不过是人,他们有限的智慧并不能满足尼布甲尼撒的要求。

当他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但以理挺身而出,勇敢地求王暂缓灭绝他们。为甚么但以理有把握办到祇有“不与世人同居的神明”才办得到的事呢?因为他充满信心,知道他所事奉的 神会帮助他。况且,他里头有 神的灵(四8),能藉着 神的启示解释尼布甲尼撒没有讲出来的梦。再一次,他在困境中坚守了自己的信念。他的信心乃建基于“ 神是智慧之源”这个知识的基础上,他知道全智的 神能启示奥秘。

 

12 azada前被解作“离开”或“出去”,因在他珥目(Talmud)这字与azal"to go"相同("l"改作"d"),现知道这本是一个古波斯字(azda, sanskirt addha,意思是“坚决”、“肯定”;参Young, 60; Leupold, 89; Baldwin, 88; 思高70; 和合本的小字“我已定命”。

13 这解释合六3,参Lacocque, 34; Hartman, 138.

14 damin源自波斯文handama,指四肢。

15 Montgomery, 145147,但Hartman138)却提议参考列王纪下十27仍把这字作粪堆。

16 Young, 61; Leupold, 90; Walvoord, 50; 却把这字当作波斯文。Baldwin88)却指出它源于巴比伦文nibzer.

17 两句说话原文完全一样。

18 思高吕本现中的翻译;“伟大的君王”(sarru rabu)是亚述和巴比伦王惯用的称号。

19 bishra"flesh"在此处没有任何消极或审判的含意,祇给个人与神的分别;参D. C. Russell, The Method and Message of Jewish Apocalyptic 200 B.C.A.D. 100SCM, 1964, 399.

20 Montgomery153)却认为这字虽然是复数,但可指一位神,即是耶和华。

21 TWOT, 1020.

22 有学者认为16节与24节不合,故证明本章是由不同的资料砌合而成,Hartman, 139; 这祇是一种臆测。

 

(三)但以理获有关王梦的启示(二1724

17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将这事告诉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

18要他们祈求天上的 神施怜悯、将这奥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与巴比伦其余的哲士、一同灭亡。

19这奥秘的事、就在夜间异象中、给但以理显明但以理便称颂天上的 神

20但以理说、 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他

21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能人、将知识赐与聪明人

22他显明深奥隐秘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

23我列祖的 神阿、我感谢你、赞美你、因你将智慧才能赐给我允准我们所求的、把王的事给我们指明。

24于是但以理进去见亚略、就是王所派灭绝巴比伦哲士的、对他说、不要灭绝巴比伦的哲士、求你领我到王面前、我要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17.“同伴”:这词原指“结连”或“绑在一起”,用以描写朋友,甚至夫妇之间关系的紧密。但以理与同伴可说是患难之交。大家同心祷告,并肩面对生命的危机。

18.“天上的 神”:23亚伯拉罕首次用此名字来称呼神(创廿四7);被掳前的以色列人为了避免与腓尼基人称巴力神为“天上的主”产生混淆,故少用这称呼,而被掳后的选民则较多使用(拉一2,六10,七12;尼一5,二4)。这名号表明 神的伟大,祂创造了天,更掌管天。由此可见,天祇是受造之物,但外邦人却以天为敬畏的对象。

“将这奥秘的事指明”:“奥秘”原指“秘密”,24希伯来人相信 神和祂的使者在天上常举行高峰会议,会议的决定不是公开的,祇向属神的人(包括先知)显明(耶廿三18),此处的“奥秘”就是但以理所寻求有关王梦的答案。

撰写死海古卷的昆兰团体喜欢题及“ 神的奥秘”,25这奥秘特指神在人类历史如何奇妙地完成祂所定下的计划,尤其是如何得胜罪恶;26而尼布甲尼撒所做的梦,也是述说神如何使用历史上的四个国家,来完成祂为选民所定的计划,故与死海古卷中的“奥秘”的用法合。

19.“夜间的异象”:强调但以理当时是清醒的,不是睡着作梦得启示(伯四13,七14)。27

20.“ 神的名”:即是“ 神自己”(诗七十四10,一一八10);在旧约,一个人的名字代表这个人自己,二者如一。28此处的“名”也可指 神启示祂自己。

“智慧、能力”: 神的两种属性,由于祂洞察一切、29也掌管一切,每一件事情都必先经祂准许才可发生。第廿一至廿二节将会举例描绘祂的智慧和能力。

21.“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神能力的彰显;“改变时候、日期”指出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均为神所掌管,“废王、立王”指出一切政治活动都为祂所控制;祂既然可以立王废王,表明祂胜过君王。

“将智能赐与智能人,将知识赐与聪明人”:与廿二节连在一起,都是阐明二十节的“智慧属乎祂”;神不但是智慧,祂更将智慧聪明赐给人;人的智慧聪明乃本于神,是神的恩赐。但以理得着神所赐的智慧,故能胜过巴比伦的占卜专家。

22.“祂显明深奥隐秘的事”:“深奥”是不易明白的,“隐秘”是指还未发生的事。

“暗中所有的”:即是人所不知晓的事。“深奥、隐秘、黑暗”逐渐加强不易明白的程度。

“光明也与他同居”:没有任何事能在祂面前隐藏;祂就是光,30连最黑暗隐蔽的角落也被祂照得明亮。31

23.“我列祖的 神”:第二十至廿二节歌颂神的智慧与能力,现在直接向神发出赞美和称颂。“列祖”是但以理的祖先,即是犹太人(神的选民);32故此,但以理暗示他所敬拜的 神不仅是现在向他施恩,也曾在历史里不断向选民显出祂的能力和智慧。

“智慧才能”:指知道和讲解尼布甲尼撒所做的梦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面对困境、试验的力量。“智慧才能”与第二十节的“智慧能力”在原文完全一样;由于但以理属于神,他得到神的智慧和能力。

“允准我们所求的”:但以理并不要独自领功,因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蒙神启示王的梦,乃是他的同伴和他一起同心祈祷、向神恳求的结果;故他说“我们”。

为了面对生命的危机,但以理和三友在住所里举行了紧急的祷告会(七十士译本说他们禁食祈祷)。他们同心合意,满有信心的祷告蒙神垂听,得知王的梦之内容和解释。但以理并没有因此自鸣得意,反而立刻涌出赞美。

但以理高歌称颂神,因祂满有智慧和能力,祂的能力在大自然和人类历史中彰显,证明祂在掌管一切;祂有智慧,故可以知道一切的事(包括未发生或隐蔽的事)。更奇妙的是,祂愿意把祂的能力与智慧赐给属于祂的人──例如但以理;因此,但以理有智慧知道王所做的梦,也有能力去面对摆在前面的挑战与难处。

第二十至廿三节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赞美诗。它以神的“智慧能力”作开始(20节),也以神的“智慧才能”来结束(23节)。33其中但以理先举例阐释神的“能力”(21节上),然后再发挥神的“智慧”(21节下22节),而上文却是“智慧”在先,“能力”在后;这是希伯来诗歌常用的梅花间竹的交叉格式。34这篇赞美诗,无论是在描写的技巧,或内容的丰富,都可媲美诗篇中伟大的赞美诗。35

但以理获得启示,便请求亚略带他进去见王,以便替王解梦。

 

23 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用“天主”称呼 神,与“天上的 神”相近。

24 raz 是一个波斯字,七十士译本把此字翻作mysterion英文的mystery即源于此)。保罗题及“基督的奥秘”(西四3),就是神藉基督拯救世人的救恩计划。

25 E. Vogt, "Mysteria in textibus Qumran" Biblica 37 247257, R.E. Brown, "The PreChristian Semitic Concept of Mystery" CBQ 20 417443. 但以理书的“奥秘”可指神为世界和人类所定下的永恒计划,Russell, 480.

26 Lacocque, 43; IQS23, IQ Hab 8.

27 Montgomery156)认为透过梦而得的启示,比较异象次等,这是没有根据。无论是梦抑异象,最主要是看它的来源,若是来自神,同样重要。令人惋惜的是 Leupold98)竟然也视""的启示多数显给较次等的人(参创廿八1217;王上三514)。

28 W.H. Griffith Thomas, "The Purpose of The Fourth Gospel" BS 125 253262 写出神的名与神自己的关系。

29 诗篇一三九篇是描写神的智慧(尤其是对人完全洞悉)的最佳著作。

30 这是约翰福音的一个重要主题,参一9,三19,八12,九5,十二46

31 有关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可参考Charles F. Pfeiffer, The Dead Sea Scrolls and The BibleBaker, 1975, 79f.

32 “列祖”也可指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这样,重点变成但以理现有的经验,就像这些祖先与神相交的经验。

33 这是希伯来诗歌的特色之一,首尾互相呼应(Inclusio)。

34 又称为"交错排列法",参居佛,圣咏(华明书局,1978),38.

35 参房志荣"四首赞美天主的圣咏"神学论集33335346

 

(四)但以理向王解梦(二2545

25亚略就急忙将但以理领到王面前、对王说、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26王问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说、你能将我所作的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么。

27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

28只有一位在天上的 神、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你的梦、和你在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

29王阿、你在上想到后来的事、那显明奥秘事的主、把将来必有的事指示你

30至于那奥秘的事显明给我、并非因我的智慧胜过一切活人、乃为使王知道梦的讲解、和心里的思念。

31王阿、你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

32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

33腿是铁的、是半铁半泥的

34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上、把砸碎、

35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上的糠、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36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

37王阿、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 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

38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

39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

40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

41你既见像的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

42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

43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

44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 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45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 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25.“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遇见”应作“找着”(六5);亚略把握机会归功自己,说但以理是他找着和发现的。其实,但以理是毛遂自荐的。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亚略将重点放在但以理身上(“一人”),而没有题及但以理所敬拜的神。

27.“观兆”:占星家透过探察星象算命和预测未来。36

28.“只有一位在天上的 神”:但以理承认人的有限,祇有掌管宇宙的 神才能启示奥秘,预告将来。但以理强调他能够向王解梦,乃因得着这位 神的帮助,并非自己有甚么过人之处(30节)。这与亚略那种把功劳归给自己的态度有天渊之别(参约瑟类似但以理的表现,创四十一16)。

“日后必有的事”: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弥赛亚时代要发生的事;37但也可指将来要发生的事(29节“后来的事”)。38其重点乃指出但以理所敬拜的耶和华,可以且愿意预告后来要发生的事,因为祂掌管着历史。启示录四次提到“将来必成的事”(参启一1,一19,四1,廿二6),用这句话可把该书分作四大段;一1;一222;四1廿二5;廿二621

“脑中的异象”:但以理是第一个将异象和头脑连在一起的人(四2710);39当一个人见异象时,头脑是清醒的,并没有失去理智。

31.“极其光耀”:大像既由不同的光彩耀目的金属铸成,故闪闪生辉。

“形状甚是可怕”:因为它的造型庞大,且光辉灿烂,叫人触目惊心。

34“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不是人所雕凿的,也不知来自何处(现中:“从山岩上滚下来”是意译加上去的)。40

“把脚砸碎”:由于大像头重脚轻,再加上大石的力度很大,祇击中脚部,整座大像就应声倒下,肢离破碎。

35.“金银铜铁泥”:原文是“铁泥铜银金”,次序恰好倒转。41大石打击所产生的力度由下伸展而上,直至金头。

“糠”:特点有二,就是重量甚轻,以及毫无价值;圣经用“糠”比喻被神审判的国家(赛五24;耶廿三28)。42

37.“诸王之王”:有学者认为这是波斯皇帝的衔头,因但以理不会这样称呼巴比伦王;这理论不成立(结廿六7用同样的称号描写尼布甲尼撒)。43

“都赐给你”:但以理坦诚地指出尼布甲尼撒所有的一切都源于 神,是 神赐给他的礼物(参38节“祂交付你手,使你掌管一切”)。

38.“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应是“世人所住的地方、田野的走兽”,这与下文“天空的飞鸟”三句都强调尼布甲尼撒势力范围的广大;他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君王。44

“你就是那金头”:尼布甲尼撒王与他所代表的巴比伦国是那用精金铸造的头。

39.“不及于你”:不少学者认为这比不上巴比伦的国家乃是玛代波斯。45玛代位于亚述国东部,起初臣服亚述国,后于主前六一二年与巴比伦连手攻陷尼尼微,成为中东一个大国;后来却为古列所征服,归入波斯国,二者合称玛代波斯。

究竟玛代波斯怎样不及巴比伦呢?加尔文认为:玛代波斯在道德方面比不上巴比伦;杨格则相信是在国家统一方面,玛代波斯较弱;46骆普却认为巴比伦的文化远胜玛代波斯;47而苏佐杨牧师则指出“玛代波斯联合王国的国权、能力和荣耀都不及巴比伦”。48虽然不同学者对这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但米勒德说:“至于玛代波斯怎样不及巴比伦我们不晓得”。49有一件事却是大家一致同意的,那就是这“不及”并不是指“国土版图”方面,因玛代波斯的国土远比巴比伦为大。50

40.“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传统认为第四国乃是罗马,它的特征就是拥有势不可当的军队,以致它能百战百胜,打败各国。

41.“铁与泥搀杂”:第四国是强弱掺半,不是彻头彻尾的像铁那样坚强(42节);正如铁与泥不能混合,这国也不能有真正的统一(43节)。

43.“那国民必与各种人搀杂”:“各种人”原作“人的种子”(吕本作“人种”),故可指通婚,罗马帝将藉着异族通婚来统一各个民族。51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混合乃是指不同政制的结合,例如帝国主义与民主制度的混杂。52也有人相信此处实在是论及国民的文化与其他特性的混合。53第一种说法最合理。

44.“列王在位的时候”:“列王”可指四国的皇帝,或是第四国的君王。按上下文来说,第二种的说法比较可靠。

45.“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石头”预表基督,祂的降临不是依据人的安排,乃是按着神自己的计划,故是“非人手凿出来的”。基督的第一次降临,开始了天国(弥赛亚的国度),这国永远长存,且胜过地上一切人的国度(大像预表人的国)。

本段经文是全章的高峰。但以理首先指出尼布甲尼撒在做梦前,可能正在想到将来可能发生的事(29节);当时,他登上皇帝的宝座不久,为着国家的大事而挂心。后来他睡着了,就梦见了一座用不同的金属所铸造而成的大像。关于这些金属,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它们的价值是循序渐进地递减,由金至银至铜,最后是铁;象征了人的国度不断的堕落,卒至灭亡。

2它们的硬度却由上而下地加增,银比金硬,铜比银更硬,而铜却不及铁坚硬;54这恰好与价值的降低成反比。

3它们均是人所宝贵的东西,但毁灭它们的却是一块不为人重视的石头。

4它们与所象征的各国合。55第一,巴比伦喜欢以金装饰各物;例如巴比伦的神庙到处都镶镀了金;第二,银即是银钱,而波斯以经商赚钱驰名;第三,希腊军队以铜来制造兵器(结廿七13“雅完人的铜器”);56第四,罗马的器械却是铁制成的。故此,大像预表上述四个国家。

但以理也指出这四国各有特色。尼布甲尼撒(代表巴比伦)获得 神赐他大权;第二国玛代波斯却不及他; 第三国希腊则拥有最大的版图;第四国罗马最凶悍,所向无敌,战胜列国。

然而,正当罗马帝国最威武之际, 神差遣了祂自己的儿子基督降世,开始了神的国度;基督就是那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儿子”与“石头”彼此关连,正如主自己所说的比喻:“园户杀死了儿子……但匠人所弃的石头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太廿一3346)。57

但以理让尼布甲尼撒知道,人的国度(包括巴比伦)至终必会为 神的国所取代。 神的国有四个特点:第一,非人所设立;第二,是永存的国;第三,不会被征服;第四,会彻底消灭所有人的帝国。

 

36 gazar基本意思是"决定",故凭天象变化决定将来运程,这种占星术算命是基督徒不能接纳的。

37 Young, 70; Leupold; 105; Walvoord, 60; Culver, 107.

38 Baldwin, 91; R. Laird Harris,"The Last Days in the Bible and Qumran"in Jesus of Nazareth, Saviour and Lorded.Carl Henry,Eerdmans, 1966, 7479. 赞成“日后”乃指弥赛亚时代的学者不同意“日后”与29节的“后来”是相同的。他们认为29节祇是尼布甲尼撒挂心自己王国将来的遭遇。

39 G. von Rad,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I.SCM, 1975, 153 n.28.

40 这种解释可能是受Leupold110)所影响,但没有经文的支持,参Walvoord, 64思高也说石头是山上崩下来的,72.

41 这里的“泥”是烧烘过的泥土,乃是建房子用的;J.L. Kelss,"The Ceramic Vocabulary of The O.T. " BASOR Supplementary Studies, No.56, 7.

42 ZPEB, 774.

43 杨格(Young)已提出有力的反驳,73

44 有学者建议,这里提到巴比伦王管理走兽与飞鸟,因为每年新年巴比伦王都要行一个登基的仪式,表明他由玛度神里再得到统治国家的权柄,在仪式中,他要背诵巴比伦的创造神话,指出他是玛度神在地上的代表,故有权统辖走兽和飞鸟;参Heaton, 131.

45 早期有耶柔米(Jerome)、马丁路得、加尔文、盖尔(Keil)、以及初期的教父;近期著名的有杨格(Young),LeupoldWalvoordBaldwinFord 等。

46 Young, 74; Walvoord, 66; 胡里昂,33; Thomson, 70; Unger, 1616.

47 Leupold, 117.

48 苏佐扬,29;祇是苏牧师没有提出任何证据。

49 米勒德,775; Baldwin, 93 却轻轻带过,完全不讨论第二国如何不及巴比伦。

50 Leupold, 118.

51 现中“统治者要想以通婚统一各民族”;Baldwin, 93.

52 Ironside, 3637; 这方面与香港将来的一国两制相仿。

53 Keil, 109; Gaebelein, 31. 值得留意是 A. Jepsen, "Bemerkungen zum Danielbuch" VT 11 38691,他把4143节重新组合,删去重复累赘的经文。

54 Ford, 96; Criswell, 66.

55 Boutflower, 24.

56 Herodotus, VII 74, 8995.

57 有关儿子(ben)与石头(eben)的关系,参Matthew Black, "The Christological Use of the Old in the New" NTSt. 18 12; Ernst Lohmeyer, Lord of the TempleOliver and Boyd, 1961, 46.

 

(五)结束:王提升但以理(二4649

46当时尼布甲尼撒王、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

47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 神、诚然是万 神之 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

48于是王高抬但以理、赏赐他许多上等礼物、派他管理巴比伦全省、又立他为总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

49但以理求王、王就派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只是但以理常在朝中侍立。

46.“俯伏在地”:尼布甲尼撒把但以理当作神来看待,竟然向他下拜,并献上供物香品,但以理代表神接受了这些供品;王此举是巴比伦人和波斯人对尊贵人物的敬礼。伟大的君王竟向一个亡国奴下拜,充份地表明了神能在人心中作出莫大的改变。

47.“万神之神”:胜过其他一切的神明,是至高无上的;尼布甲尼撒是一个多神主义者,仍不知道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58

49.“但以理求王”:他没有忘记那三位曾与他为所面临的危机同心祈祷的战友。

“朝中”:原作“王的门”(吕本作“门庭”),指在皇宫里作王的顾问。约瑟为法老解梦后,被立为埃及的首相(创四十一4043),但以理解梦后也被立为总理。

当尼布甲尼撒听完但以理所说的梦和梦的解释后,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承认那能启示奥秘的 神是超然的,比其他一切的神明和君王更胜一筹。他向这位 神的代表但以理下拜和献上供物,且提升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委派他们负责管理巴比伦的国务,因此导致下一章在巴比伦所发生的惊人的试验。

 

58 加尔文认为:"尼布甲尼撒承认 神伟大,祇不过是被一种突如其来的强烈感动抓住,这感动不足以造成真正的悔改,也不完全出于他的理智";华勒斯,58. 

 

总结

Ⅰ 本章的重点乃是,万军之耶和华是全能全智的,祂掌管人类的历史,并且没有一件事不是在祂的控制之下。故此、历史并不是因果循环地打着圈圈,乃是朝着一个清楚的方向前进、其终点就是神国的降临;人的国度是短暂的,祇有神的国才是永恒的,是人所应追求的理想国度。作者藉此鼓励被掳的犹太人仍然要信靠掌管历史的耶和华,在巴比伦继续忠心于祂。

Ⅱ 本章记载了两个主角。第一是,巴比伦的大君尼布甲尼撒、他的权柄无限,财富无边,且受万人的尊崇;但他被一个梦烦扰,便心情恶劣,大发雷霆,以致失去理智,不信任自己的亲信,下令灭绝他们。他不能接受自己身为伟大巴比伦国的统治者,竟不能知道和了解自己所做的梦;而且被这梦弄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想拥有全部的知识,乃是人类自亚当夏娃以来的一种欲望,人要像神一样全知,像神一样全能(传三11指出人不可以全知)。

哲学家尼布说得不错,尼布甲尼撒所经历的不安和焦虑,乃潜伏在许多独裁者心里;人对权力的欲望,是因对自我存在缺乏安全感。59许多人追逐地位、名誉、财富和权柄,祇不过是盼望藉着这些东西得到安全感;但是一个人爬得愈高、愈感不安全,反而因此心情焦虑,变得易怒、易猜忌。60

第二个主角是但以理。他是在最关键性的时刻出现,挽回大局;当众人都束手无策,生命垂危之际,他仍能够果断、机警地采取适当的行动。61着神加给他的智慧,他堵住了破口,拯救了巴比伦的哲士,也影响了尼布甲尼撒对耶和华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他表现了对 神的敬畏和信心;他把一切的荣耀归给 神,也把功劳与三友分享。正如第一章所显示的一样,有智能的人对神有信心,故在危机中仍然忠于神。

为甚么巴比伦的哲士却不能知道和解释尼布甲尼撒所做的梦呢?因为他们所依靠的是假神、是邪灵;而但以理敬拜的却是能够启示奥秘、预告将来的独一真神;真神胜过假神,而真神的仆人比假神的“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观兆的”(二227)有更高深的智慧和聪明。

近代基督徒很容易忽略魔鬼(“空中掌权者、心中运行的邪灵”)的真实性;其实,牠正在加紧行动,掳掠无数的人(包括领袖),难怪商场巨富搬迁办公室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国家总统找继承人也请巫师帮忙。62因此,我们更要倚靠真神,抵挡天空属灵气的恶魔。

Ⅲ 福音派多赞成这四个国家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但对于基督的国度(“大石”)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乃是上述诠释所采用的:“大石”是指基督的第一次降临,祂的教训(就是福音的广传)粉碎人国度的罪恶。第二种却认为“大石”仍指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和所带来的永恒国度。换言之,第一种解释偏重于基督的“属灵国度”,第二种则强调“千禧年”那在地上的国度。

采纳第二种解释的学者(时代主义派是支持这种解释的主流)认为四十一与四十二节之间是有一段时间的距离;第四十和四十一节所描写的古罗马帝国(476 B.C.完结),而四十二节那些脚趾(共有十只),相等于第七章所说的“十王”(七24),既然古代罗马历史中从没有出现过十个王鼎立的局面,故属于将来一个新兴的罗马帝国。63根据这个解释,第四国实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腿”,即古罗马;第二阶段是“脚和脚趾”,是主再来之前新兴的罗马。64现今的教会时代就处于古罗马和将要兴起的新罗马之相隔期的中间。

第二种解释指出第一种解释的几个问题。第一,基督第一次降临时,罗马帝国并未如梦中所见的大像之脚被粉碎,反而在基督升天之后,罗马帝国才进入全盛时期。事实上,大石击碎大像,代表人的国销声匿迹,但这并没有发生在基督降生时。这将会在主第二次降临时才实现。65第二,基督第一次降临所建立的教会,并没有如梦中所见的石头充塞天下,而基督第二次降临所建立的国才真正治理全地(诗二69)。第三,大像所代表的四个国家都是在地上出现过,为甚么第五个(基督的国度)却是属灵(没有实体)的国家呢?

另一方面,第二种解释(指大石头预表基督第二次来临)也有它的问题。例如,第一,基督再来所建立的国度是千禧年国,并不是永恒的。66第二,这种解释假设脚趾相等于第七章的“十角”,而第七章描写主第二次再来,故第二章也是。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证明此处的脚趾即是第七章的“十角”,因为第二章并没有提及大像脚趾的数目;还有,第二章从未显示脚趾是代表皇帝,与第七章清楚说明十角是十王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就算假设脚趾等于第七章的十角,仍不能证明大石代表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因大石击打的并不是脚趾,而是“脚”。第三,最重要的乃是,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支持腿和脚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时期,或说第四个国家是分开两个阶段,一个是已经过去,而另一个则要在主再来时才出现。

Ⅳ 除了上述两种看法,还有第三种解释。根据这个解释,大像的金头是预表巴比伦,银的胸和手臂是玛代,铜的肚腹和腰是波斯,铁的腿是希腊,而半铁半泥的脚和脚趾是亚力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四的其中两个国家,即南部的埃及和北部的叙利亚。67

赞成这个说法的学者指出:

1玛代才是真正“不及”巴比伦的国家(二39);

2波斯版图最大,故是“掌管天下”(二39);

3希腊的亚力山大才是所向无敌,符合“打碎压制列国”的描写(二40);68

4希腊分裂后的埃及与叙利亚国势“半强半弱”,且曾企图藉通婚“搀杂,却不能相合”(二43,十一6);

5大石乃指基督的国度:当基督降生时,希腊经已灭亡,故代表“打碎灭绝那一切的国”(二44);

6这样的解释与第七、八、九、十一章所说的合。

三种解释那一种最合理呢?我们将会在书末作出总结。

 

59 R. Niebuhr,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Nisbet, 1944, 201203.

60 华勒斯,46

61 同上, 50

62 Paula Chin, "Mystics, Money and Power" NewsweekJuly 1987,1013; 去年(一九八七年)三月印度尼西亚苏哈图总统礼聘五位法师去耶加达南部的山丘替他施法,希望知道谁是他的继承人,11。杨牧谷"性陷阱"教牧分享71986),79,指出传道人要提防魔鬼利用温香软肉引诱他们。王天丽新造的人(香港艺人之家,1986),2126详细记载作者与邪灵争斗的经过。

63 胡里昂,3335; Luck43)却认为那间隔是在4041节之间。

64 Unger, 1617.

65 参启十九11二十3(尤其是十九15“击杀列国,用铁杖辖管他们”);根据王所做的梦,这块大石击打大像很迅速,转瞬间就完成,这与第一种解释说教会逐渐潜移默化消灭人的罪恶不合。

66 Unger1619)却说,这千年的国度会与永远的新天新地连合,故是存到永远。

67 旧释,7; Anderson, 22; Barr, 594; Hartmon, 142; Lacocque, 510.

68 Gurney 指出罗马不可能是第四个国家,因没有逢战必胜(主前五十四年被Parthians打败);且罗马没有践踏全地,因Parthians仍管辖许多土地,包括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的属土;R.J.M. Gurney, "The Four Kingdoms of Dan. 2 7" Themelios 2 3945.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