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第九章
第九至第十章
第九至第十章(包括十一章前六节)发挥传道者一个重要的观念:“不知道”。该段连接六12中所提的主旨,全段以“知道”和“不知道”贯串起来:“不能知道”(九1);“知道”、“毫无所知”(九5);“没有知识”(九10);“不知道”(九12);“无知”(十3);“不知”(十14);“不知道”(十15,十一2);“不得知道”(十一5、6);“却要知道”(十一9)。六12另一个意思:“话语”(事)也多次在该段中出现(九16、17,十12~14)。
第九至第十章分段如下:
(一)九1~6 人不知将来如何,只知智愚善恶皆遭遇死亡。
(二)九7~10 劝谕人享受人生,尽力作工。
(三)九11~16 人不知自己的定期与命运。
(四)九17~十20 智慧人与愚昧人之言。
九17~十20可再分为若干小段落,传道者在每一段中,皆引用一些传统的或流行的箴言:
(i) 九17~十1 智慧的力量容易被败坏。
(ii) 十2~7 社会混乱与不安稳,使愚昧人得势。
(iii) 十8~11 意料以外之事常会发生。
(iv) 十12~15 多言多语皆无益处,因为人不知将来如何。
(v) 十16~20 祸患随时随地临到,贵冑王子也不能幸免灾祸。
{\Section:TopicID=244}一 智愚善恶皆遭死亡 九1~6
{\Section:TopicID=245}九1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 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面前,人不能知道。
传道者留心观察、思考和研究 神的作为,并人所作的事,发现义人和智慧的作为,都在 神手中,也就是说 神掌管人的生命,即使有知识、有智能的义人和智慧人,也不能超越这限制。世人不能凭借自己的智慧,测透 神的作为,而且人生中的爱与恨,有时也是不易了解的。“或是爱,或是恨”,一说 神对人的悦纳或排斥,人是无法理解的。另外,“是爱是恨,人不知道;二者都能来到他们身上。”(思高本)换言之,人不知道自己为甚么会遭遇爱或恨,然而人总有机会遇上它们。“或是爱,或是恨,人都不能知;在他们面前一切都是虚空。”(吕译本)吕氏参照叙利亚本及七十士本,将第二节第一个字连于第一节,稍加窜改,形成现时吕译本的翻译;译文大意是人生中爱或恨的遭遇,都不过是虚空,人总不知道个中原因的。都在他们的前面,意即“他们所遭遇的”。详细考究,七十士本作“我的心就看明了”(吕译本)。
{\Section:TopicID=246}九2~3
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好人如何,罪人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
传道者经常谈论死亡的事实(二14~16,三18~21,七15,八8),死亡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人人的终极命运,无人能逃脱它的网罗。正义的和邪恶的,好人和罪人,洁净的和不洁净的,献祭的(敬畏的)与不献祭的,起誓的和怕起誓的,都不能逃避死亡,同遭一样的结局。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死亡就是人生一切遭遇中最大的祸患。希伯来经文中祇有五类对比,但有些古卷在好人之后,洁净人之前加上“恶人”,因此第六类对比是“恶人”与“好人”相对。
{\Section:TopicID=247}九4~5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
虽然人不能逃避死亡的威胁,而且在死亡的限制下,人一切努力都变得徒然,但是传道者并不因此主张毁灭或结束现有的生命。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活着的人仍有“明天”的指望,他知道必死,但死了的人,就毫无所知了。与……相连,原文是“凡被选……”,生命是 神所赐的,活人已是蒙祂拣选,才会有未来的指望。犬类在古犹太传统中,是令人讨厌的卑贱走兽(撒上廿四14;撒下三8,十六9;太十五26;启廿二15),但是活着的贱狗比已死的百兽之王更强(参创四十九9;赛卅八13)。死人不但得不到 神及人世间的赏赐,而且也会被世间的人忘记的。
{\Section:TopicID=248}九6
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在有分了。
死亡将一切爱、恨、嫉妒的事都终止了,世上一切与死人无关。原文用了三个 gam 字,可译作“连”,“亦然”,“还是”等:“连他们的爱,连他们的恨,连他们的嫉妒”。爱与恨在第一节已提及,此处加上嫉妒,三者都是人生中强烈的情绪反应,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难避免的。但死人便没有爱、恨与嫉妒;其他一切世间事物,也没有他们的分儿。
二 享受人生、尽力作工 九7~10
{\Section:TopicID=250}九7~8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 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第七至十节总结上述讨论,全以命令句形式表达,恳切劝谕世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确切把握每一刻,全然投入(参考二24~26,三12、13、22,五18~20,八15)。不论我们是否知道所做的事的意义,但 神早已悦纳我们的作为,因此,我们应当欢喜快乐地生活。洁白的衣裳与头上的膏油,代表欢欣愉快的境况,是欢乐庆典或节期的表记。要欢喜快乐地接受生命的实况,虽然生命有局限,也不是完美的,但仍然要以庆祝节期的心去迎接它,不应以怨天尤人或无可奈何的态度来过日子。
{\Section:TopicID=251}九9~10
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 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分。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能。
除了享受生命中的吃和喝外,还要欣赏夫妇的生活,愉快的婚姻生活和天伦之乐是人应得的分。此外,人还要尽力作工,因为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寂。阴间,即死亡。在阴间里,没有工作,不用策划,也用不着智能和知识。传道者比较生命与死亡,结果选上了生命,并且劝人热爱生命。古代巴比伦的英雄叙事诗──吉加墨诗(Gilgamesh Epic 有人译作吉尔伽美什),也有近似的人生观。吉加墨诗是巴比伦洪水故事的主角,约写于主前二千年:
自从诸神把人创造,就把死给人派定无疑,
生命就在人们自己的手里!
吉尔伽美什哟,你只管填满你的肚皮,
不论白天黑夜,尽管寻欢逗趣;
每天摆起盛宴,
将你华丽的衣衫穿起;
你洗头、沐浴,
爱你那手里领着的儿女,
让你怀里的妻子高高兴兴,
这才是(做人的)正理。(《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一九八二,页78、79。)
总括而言,传道者要求人对生命有投入感。
三 定期与命运不可预知 九11~16
{\Section:TopicID=253}九11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赀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我又转念 又再次出现,传道者转换另一个话题,这里可能响应第十节,发出疑问:“尽力地作工,也未必一定成功的。”事情之成败得失,除了个人努力外,还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有“时机”的限制。“时”,和合本译作当时,吕译本作“定时”(参三1~8)。“机”,即“机会”(参王上五4),包括顺境和逆境的机运。快跑的、力战的、智慧的、明哲的与灵巧的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可是人的努力与成果未必成正比例的,外在客观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事件的成败,人不必过分依恃自己的努力。智慧文学经常谈论这思想(箴十六9,十九21,廿一30、31),人当尽自己的本分,筹划自己的道路,而事情的成败都在 神手中,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
{\Section:TopicID=254}九12
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世人不单不能完全控制事情的成败,而且那些客观外在因素的变化,也是极大的奥秘,直接影响人的命运。人不知自己的“定期”,或遇灾祸,或遇死亡,尤如鱼鸟不知何时被捕捉,也无法摆脱临近的网罗。
{\Section:TopicID=255}九13~1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样智慧,据我看乃是广大,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数稀少,有大君王来攻击,修筑营垒,将城围困。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
传道者无意贬低智能的价值,反而列举简单的故事说明智能的功能。有一位大君王企图攻占一个弱小的城,带领大军压境,围困那城,本以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攻取小城,那知城中有一位贫穷的智慧人,用智慧挽救小城。这个大英雄的事迹,本应得到大众称许,得着高官厚禄,可是他却容易被人遗忘,也许由于他出身寒微,才不受重视。
{\Section:TopicID=256}九16
我就说,智慧胜过勇力,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由上述的故事所得出的结论:智慧的力量大于勇士的力量,但是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轻看,也无人听从他的说话。传道者不单是智慧人,而且也是智慧文学的教师。他重视智能的价值,但他不过分高举智慧,他常常提醒人智慧的局限,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往往阻碍智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且智能也不常受重视。
四 智慧人与愚昧人之言 九17~十20
{\Section:TopicID=258}九17~18
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智能胜过打仗的兵器,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善事。
这里阐述三件不相干的事实:(一)在安静的环境里,聆听智者的说话,胜过听取愚昧首领的喊叫;智者之言有真理,愚昧人的言语嚣张无理。掌管愚昧人的,是指愚昧人的统治者或领导人。第十六节贫穷的智慧人,虽拯救了全城,但却无人听从他的话。第十七节传道者宁愿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二)第十八节,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跟第十六节“智慧胜过勇力”相呼应,说明智慧比兵器更有力量。表面上,智慧不比武器更有力量,但实际上,有智慧胜过有武器。(三)智慧的力量虽大,但一个罪人具有更大的破坏力量,能够败坏许多善事,罪人在智能传统中是指愚蠢的人,他因愚昧不受训诲而犯罪(箴五22~23)。九18提出小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第十章则举例说明这道理。──《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