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十七章

 

6 试探争闹和击盘得水 十七17

{\Section:TopicID=698}十七1

  按着站口从汛的旷野往前行 这节经文主要来自游典和神典,但有祭典的加笔。按着站口……前行,是属于祭典的。祭典有很清楚的站口纪录记在民数记卅三章。汛的旷野则请参看十六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661,Name=十六1}

  在利非订安营,百姓没有水喝 这是到西乃旷野的前一站。利非订的原文意义不甚明确,可能是宽阔地或休息地的意思。其地点也不能肯定。按传统的说法,是在西乃半岛南部现今利非益谷(Wadi Refayid)的地方,但学者却多认为是在北部靠近加低斯的附近(参看第7节及民二十113)。百姓没有水喝的话,是来自神典。这段经文(17节),主要的就是属于神典。

{\Section:TopicID=699}十七2

  为甚么与我争闹,为甚么试探耶和华呢 百姓因为没有水喝与摩西争闹。这是显出他们对摩西的领导不满意,更是对上主的不满。不满是原文争闹的字义之一,现代中文译本则翻为“埋怨”。原文这字是与诉讼有关,不论在法庭内或法庭外解决端,都可使用这词。因此,摩西指出百姓对他的不满或争闹,是试探耶和华。这里的试探,和十五25验是出于同一的字根(参看第7节)。

{\Section:TopicID=700}十七3

  就向摩西发怨言 这已经是出埃及后的以色列人,常见的现象了(参看十四1112,十六23)。有关怨言,则请参看十四11{\LinkToBook:TopicID=599,Name=十四11}和十六2{\LinkToBook:TopicID=662,Name=十六2}的注释。

{\Section:TopicID=701}十七4

  摩西就呼求耶和华 这是有信心的领导人的表现之一──自己无法解决,呼求上主去解决(请参看十四13{\LinkToBook:TopicID=601,Name=十四13}15{\LinkToBook:TopicID=605,Name=十四15}的注释)。

  他们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我 这可见当时争闹的严重性,也可见有信心的领袖的忍耐性。任劳任怨,寻求 神的解决,是任何时代任何属灵的领袖所当效法的。

{\Section:TopicID=702}十七5

  你手里拿着你先前击打河水的杖 摩西手中拿,伸、击,都是神典的特征(请参看七20下)。上主要摩西手里拿着杖,是要他记得 神的应许与同在,并提醒他 神所已赐予的权能──你先前击打河水的。他既在埃及使用这杖行了许多神迹,现在这仍然拿在他的中。河水,所指的是尼罗,所以现代中文译本就照此直接翻译出来。

  带领以色列的几个长老,从百姓面前走过去 这似乎有点示威的性质,但实质却是要去解决问题。 神不要摩西唱独脚戏,所以要他带同几个长老一同去。有关长老,请参看三16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47,Name=1617}

{\Section:TopicID=703}十七6

  何烈 请看三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26,Name=1}。有些学者则认为这节的何烈,是后人的加笔。但这名词却正是神典的特征之一。从这名词和下节的两个地方的名词,都可以使我们比较相信 神的山,并不在西乃半岛的南部,而在西乃半岛的北部。

  盘石 这个摩西所击打的何烈的盘石,不但在圣经上是一个著名的石头(参看民二十811;申八15;尼九15;诗七十八1520,一○五41,一一四8;赛四十八21等),在犹太人的口述传统上,更为传奇地传流下来,认这盘石是一路随着以色列人其后的旅程,并如吗哪的供养一样,每天都流出水来供养以色列人的需要的。因此,当保罗提到以色列人的祖宗,都吃了一样的灵食,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林前十14)时,保罗也是跟着这种传统而说的。

  从盘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每次有人的怨言,就必有神的作为。神固然在祂慈爱中,会为人解决埋怨的问题,但在祂的公义中,也要处罚人出于不信的怨言。这里给我们看到的,是上主的慈爱和恩典再次的彰显,令从盘石中流出来,解决了百姓口渴的需要。

{\Section:TopicID=704}十七7

  这节经文是本段的结束语。从这结束语来看,似乎这段经文是要说明玛撒和米利巴两个地方名字的由来。另一方面,也使有些学者认为,这经文背后的传统,原有两个故事,其后给混合为一了。事实上,以色列人在旷野生活那么长久,所发生的事件也非常多而复杂,经不同地区的传统口传后,会将之混杂或地点淆乱,是事所难免的。

  玛撒 原文的字根是 nasah。名词是 massah。含有试验、试探、试炼等意义(参看申四34,六16等)。作为地名,则除本节外,亦在申六16,九28;诗九十五8等处出现。

  米利巴 原文的字根是 rib,含意为争闹、争论、争讼或不满等。由这动词而来的名词或专有名词就是 Meribah(米利巴)。这地方原本是一些游牧人有争端时,到那里去解决问题的所在地(类如日后以色列人的城门口)。实际地点是在西乃半岛北部寻的旷野之加低斯附近,或者竟是加低斯的另一名称。所以在旧约里面常有将这两个名称连在一起的(见民廿七14;申卅二51等)。为这原因,这故事大概不是发生在汛的旷野,也可能是后期的人混杂前人的口传传统而混淆了地名之故。

{\Section:TopicID=705}十七17

  按现有的经文所述,这段经文指出以色列人在汛的旷野的最后旅程中,到了利非订安营。这山谷无水,百姓口渴而和摩西争闹,埋怨摩西领导不得当,甚至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摩西。摩西一方面指出他们的作为,是在试探上主,另一方面却向 神呼求解决。上主指示他,要他拿着先前在尼罗河击水变血的拐杖,带几个长老同往。 神必在何烈盘石前与他同在,令他可击打盘石而使水从盘石中流出来,供给百姓的需要。这事的成就,不单解决了百姓的不满,也使他们试探上主是否在他们当中的疑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更说明了玛撒(争闹的意思)和米利巴(试探的含义)这两个地方名称的由来。

7 与亚玛力人争战 十七816

{\Section:TopicID=707}十七8

  亚玛力人 原文亚玛力的含义是“谷中居民”、“好战者”或“生事者”。按圣经的传统,亚玛力人属以东族,是以扫的儿子以利法的妾亭纳所生的儿子的后人(见创卅六1216)。至于亚玛力地,则在犹大南部(民十三29)近加低斯巴尼亚的地方(创十四7)。这又说明利非订并不在西乃半岛的南部,而在北部。这也说明传统认 神的山是西乃半岛的南端的错误(参看本书绪论之“西乃山在何处”{\LinkToBook:TopicID=131,Name=1 西乃山在何處}及“一条有策略性的路线”{\LinkToBook:TopicID=133,Name=3 一條有策略性的路線})。

  在利非订和以色列人争战 亚玛力人为甚么要来和以色列人争战,经文没有说明。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将以扫和雅各的仇恨延续下来的说明,或是历代的亚玛力人都与以色列人为仇的解说,但错放了位置,因为利非订和亚玛力地都在犹大南部,不是刚起程不久的以色列人所到达的地方。但是,若将 神的山放在西乃半岛的北部,与加低斯相近(见本书绪论“一条有策略性的路线”{\LinkToBook:TopicID=133,Name=3 一條有策略性的路線}),则没有所谓放错位置的问题。进一步来说,若了解这经文原属游典,而亚玛力人也是个游牧的民族,则游牧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争“山谷之地”作牧地而启战端,就属寻常的事。更进一步而言,两个不同来源的游牧民族,以色列人是“入侵”者,亚玛力人为保护其既得权益来和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因属侵犯他人土地而不说出亚玛力人来争战的原因,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Section:TopicID=708}十七9

  约书亚 这是本书首次提到他的名字,却并没有介绍他的来源和职责。他原来的名字是何西阿(这名和何细亚原文为同一字,见民十三8;王下十五30等),摩西给他改名为约书亚。这三个名字的意义都是一样,为“救恩”的意思,但写法不同。更重要的是,约书亚的名字与上主的名字有关联,是“救主”或“上主拯救”的意思(参看太一21;但新约由希伯来文切音成希腊文后,音读为“耶稣”了)。约书亚是摩西的帮手(廿四13,卅三11),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申卅四9),要藉他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者(申一38)。本节是把约书亚形容为一战士或将军(见下句)。

  你为我选出人来,出去和亚玛力人争战 这里明显的把约书亚从属于摩西的关系表达了出来,并表明约书亚是掌管军事的,故此要他从众以色列人中挑选人出来和亚玛力人争战

  明天我手里要拿着 神的杖,站在山顶上 这里虽记述摩西拿杖,但没有说他伸,所以不是属于神典的。这整段经文(816节),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摘自耶和华的战记的作品。但我们无法可以证实。

{\Section:TopicID=709}十七10

  约书亚照着摩西对他所说的话行,和亚玛力人争战 约书亚为战士及将军的职责,在此彰显无遗。但他是在上主的使者摩西的吩咐之下而进行与亚玛力人争战的。

  摩西、亚伦,与户珥,都上了山顶 不单是摩西站在山顶,还有另外两个助手与他同在一起。摩西的名字,已在二10有所介绍;亚伦则请参看 四1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72,Name=14}户珥在旧约中提到四个有此名的人(另三个见出卅一2;民卅一8;尼三9)。这名字的意义,有颇多不同的猜测:“孩子”、“白色”、“转为灰色”,“高贵”,“自由而生”,“住洞穴的人”(即何利人)。若果后者为真,则他是另一个族人而归信上主的。这位户珥除这里和廿四14提到他和摩西在一起以外,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Section:TopicID=710}十七11

  摩西何时举手,以色列人就得胜;何时垂手,亚玛力人就得胜 这似乎是摩西在施行神迹,而其实是上主在藉摩西举手(象征他向上主祈求),将能力给予约书亚和其战士。当摩西垂手时,上主的能力就离开了约书亚和其战士,以致亚玛力人得胜。为这原因,摩西必须长久的举手,才能保持约书亚和战士的长久的胜利。要注意的是,这里并未说及摩西举杖,乃是举手,而且是举双手(见下节)。

{\Section:TopicID=711}十七12

  摩西的手发沉 摩西是人,他不能长期将双高举。摩西的手发沉是原文的直译。现代中文译本在此用摩西的手酸了,则更容易令中国人明了。因此,亚伦和户珥设法帮助摩西:首先是搬块石头来让摩西坐下。然后,亚伦与户珥扶着他的手,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他的手就稳住,直到日落的时候。这可见,任何伟大的领袖,甚至有神的同在,并藉上主能力行事的人,都必须有得力的“助手”!这是要领袖与助手都当明了,也都当彼此同心协力的!摩西举的是双,亚伦和户珥就成了摩西的“左右手”,或其左右的支持者。上主才是真正施展得胜能力的能源。直至日落的时候,表明这战事的长久,也表示在日落时,战争已结束。

{\Section:TopicID=712}十七13

  约书亚用刀杀了亚玛力王和他的百姓 这不能说是约书亚一人杀了这么多人,乃是包含他所挑选的人和他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结果,也不是约书亚和他的战士的成功,乃是在山顶上有摩西的举手,以及亚伦和户珥作支持之功。可是,摩西举手使以色列人得胜的能源,乃在上主。因此,不论是争战是工作,有任何的成就的话,都要追问那能源是出自何方。另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这经文也不说明亚玛力人从此就消灭净尽了。因为在后期的历史中,我们找到亚玛力人仍然是以色列人的死敌,并且仍常与以色列人争战(参看民廿四20;申廿五19;撒上十五19等)。

{\Section:TopicID=713}十七14

  我要将亚玛力人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 一般学者都认为十四节的话,是申命记派修订者的加笔,因为这句话和申廿五19颇为相似。事实上,亚玛力人在以色列人漂流旷野时,仍然是他们的威胁的一族(见民十三29,十四25);在士师时代,亚玛力人协助亚扪人(士三13)、米甸人(士六333,七12)来攻击以色列人;到扫罗时代才给消灭了(撒上十五章),但大卫在躲避扫罗时代,亦曾侵夺和击杀他们(撒上廿七89)。因此,在申命记派修订者的时代,亚玛力人的名号已经真的全然涂抹了

  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记念 这书,可能就是“耶和华的战”。摩西受吩咐书写的经节,在五经中除本节外可以找到的有如下几处:出廿四4,卅四27;民卅三2;申卅一92224等。

{\Section:TopicID=714}十七1516

  耶和华尼西 希伯来文尼西有很广泛的意义,可作船篷(赛卅三23)、旗号、信号、军旗、徽章、标志、国旗。因此和合本的细字翻成“耶和华是我的旌旗”,现代中文译本则译为“上主的旗帜”。这里要表达的,是摩西在得胜亚玛力人后,筑坛献祭感恩,并誓言从此以后要以上主为标志,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

  古代竖立旗帜有三个特征。其一是作为记号,因此旗帜上必有徽志,像在旷野挂在杆上的铜蛇(民廿一89),或一些民族的图腾一样。其二是做为集合的标志。这集合,可以是地点,是司令部,也可以是集中意志的含义(参看赛五26,十一12,十三2,九22)。其三是传扬某一种信息(见诗六十4;赛十八3,六十二10;耶四621;五十一1227等)。

  在这里的坛,相信不会有任何的徽志(参看出二十4),而只是一个高出地面的石坛。其集中意志和传扬的信息,则在16节已经明白的说清楚了。

{\Section:TopicID=715}十七816

  这段经文是游典记述另一个游牧民族亚玛力人来和以色列人争战的事迹。因为年代久远,口传时代对地理不甚清楚,以致后人把它误放在传统的西乃半岛之南部,而其实是犹大南部沙漠地带的争夺山谷牧地的战争。其内容简述摩西要约书亚挑选人和亚玛力人争战,他自己却和亚伦、户珥上山顶去观战。在观战中,摩西举双手作祈祷状时,以色列人便得胜,垂手时亚玛力人便占上风。为稳定摩西举手,亚伦和户珥先搬石块让摩西坐下,然后在左右扶着他的双手,直到日落。以色列人大胜亚玛力人。为纪念此战功和誓与亚玛力人争战,直到把他们从世上全然涂抹,摩西特地筑坛,称为“上主的旗帜”当作标记。──《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