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9、性格日渐成熟

 

  希伯来书三2

“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来三2)。

如果我们的重点在讨论出埃及记,那么我们就详细研究接下去的各种灾难。可是本书的主旨在探讨摩西的生平,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只是衬托的背景,因此焦点应该放在摩西如何在短短数个月中,由米甸的畏怯迟疑,变成“在埃及地法老臣仆和百姓的眼中看为极大”(出十一3)。

从剩下的几个灾难,我们可以探索摩西的性格是如何锤炼成熟的。其奥秘在于他对神立即的顺服,不在乎人的看法,目标坚定,无限忍耐,英勇不屈,坚持到底的信心,不住地祷告。

畜疫之灾——“在初期的服事,摩西屡屡缺乏信心。在遵行神指示之前,总找出种种借口:“我是甚么人,竟能去见法老?”“法老怎肯听我这拙口笨舌的人呢?”“看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法老怎肯听我呢?”显然他这样的人需要多方鼓励、说服,才能去实践神的吩咐。

但这种多忧多疑的性格后来都消失了。在此之前,他觐见法老王至少已有七次,每次都带着沉重的信息,而且一次比一次更令法老王及其臣仆惊骇。虽然一连数次都没有达成使命,但是当神差遣他第八次去见法老时,他既不灰心犹豫,也不怀疑,完全顺服照作。

我们不可低估单纯、无疑虑的顺从,对人格成长的价值。以色列的第一个王扫罗被神弃绝,改选大卫作王,就因为他不顺从神的命令行事,而大卫是合神心意、遵行神旨的人。主耶稣在与门徒分离前的教训,也一直强调顺从天父旨意的重要性。顺服是爱的考验;是得神启示的条件;也是人与神的关系拉近的前奏。我们越顺服神,人格也越臻于成熟。不信与不顺服是常常相提并论的类似词(来四11);由此我们可推论:顺服与信心是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的。神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作,不要计算代价,怀疑后果。如果神吩咐:“你去见法老,对他说……”,你就顺服的话,神必派你作更大的事,而且性格的成长蜕变,将是再多的沉思默想、祷告祈求所无法达到的。

法老王不听神的警戒,结果瘟疫流行,“埃及的牲畜几乎都死了。”在尼罗河畔绿洲吃草的牛群;富户豢养的埃及名马;农夫的驴驹;载运货物的骆驼;耕田的水牛;为埃及带来大量财富的绵羊——全都罹患瘟疫,死尸遍野。不仅富有的地主破产,穷人更是赤贫如洗,整个贸易体系也为之瘫痪。这次灾难比以前都厉害,可是神却眷顾歌珊地的百姓,“以色列人的牲畜一个都没有死。”

疮灾——在评估一个人的工作之时,我们往往得考虑他的人格。有些工作对某类性格的人非常投合,到另一类型的人则无法忍受。作为神审判埃及人的媒介,对生性温和、慈柔的摩西而言,是一项吃力勉强的工作。他不愿看到灾情遍野,而更希望磨难尽快过去;虽然同胞深深刺伤他,然而他的恻隐之心使他宁愿自己受咒诅以求保全他们。四十年的牧羊生活把他的心磨练得又柔软又细腻。如今蒙神拣选,以降灾彰显他的至高无上,这份差事需要他勉为其难。

但是他并不因此而畏缩,因他知道神是公义也是无限慈悲的,他如此行必有他的美意。是故,当神吩咐他和亚伦取几捧炉灰向天扬起,落在人及牲畜身上变成疱疮,他毫不迟疑地顺服,取了炉灰,在法老王及其群臣术士面前向天扬起,结果“行法术的在摩西面前站立不住,因为在他们身上和一切埃及人身上都有这疮”(11节)。这疮灾甚至穿透庙堂的屏障,降临豢养在庙里的牲畜。

雹灾——越到后来的几个灾难,亚伦的分量也越轻。在前三灾,耶和华总是晓谕摩西:“你对亚伦说……。”(七19,八516)到了第四灾、第五灾(八20,九1),神的话只临到摩西。第六灾(九8)是两兄弟同时受命。但是第七灾,神只对摩西说话:“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天伸杖,使埃及遍地的人身上和牲畜身上,并田间各样菜蔬上都有冰雹”(22节)。接着的蝗灾(十12)及黑暗之灾(十21)情形也是一样。为甚么会如此,我们无从得知。看起来亚伦不是因为行为有甚么偏差而失职。很可能他缺乏摩西那种单纯、直接、立即顺服的动机。摩西的信心随着一次又一次体验神的信实及可靠而增长,直到成为实现神旨意的完美工具。因此亚伦的角色日益削弱,摩西越来越挺立人前,手持木杖,成为以色列人的拯救者。

而且在这个灾中,摩西的口才似乎大为精进。以前结结巴巴的口舌如今滔滔雄辩,具有强劲的慑服力。突然之间,他不再需要亚伦作居间的媒介,而成为神的直接代言人。以前他因缺乏自信,向神讨价还价所作的错误决定,神并没要他负责到底(出四1517)。有时我们因一时冲动说了不智的话,后来深深的后悔,但只要我们肯被神用,神会不计前嫌,反倒会展开更大的机会,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那时我们不再需要亚伦作喉舌,而可自己挺身而出,敢说敢作。

那天早晨,法老得到十分严重的警告,但他仍顽梗如昔,而且似乎变本加厉。于是大灾降临。摩西向天伸杖,立时雷电交加,雹火夹杂而下,“甚是利害,自从埃及立国以来,遍地没有这样的。”田间的作物、菜蔬、瓜果、树木都被击打摧残,连牲畜和人都不能幸免。这次天灾在诗篇屡屡提及(诗十八1213,七十八4748),其程度极其严重,埃及全地只有歌珊一处得以保全。

在雷轰、冰雹、火光交加中,法老火速召摩西、亚伦入宫。骄傲的法老第一次承认自己的罪过(出九27),诚怕诚恐地乞求摩西设法止住这场风暴。摩西确知他代求的答案,却很怀疑法老王的承诺,不过他仍然照作,在冰雹雷电交加中,安然无恙地走出城,来到空旷之地,向耶和华举手祷告。神垂听他的祈求,雷雹立刻止住,大雨也不再倾盆而下(33节)。

蝗灾——随着一次接一次的灾难,摩西的声音也越来越慷慨激昂。在此之前,他不惮其烦地重复向法老提出类似的要求,但法老一再的食言使主宾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法老王每次为了消灾,就答应摩西的请求,等事过境迁,又不守诺言。虽然他也认罪悔过,却无实际悔改的行动。他不再是无知、不认识耶和华,而是故意叛逆,冥顽不灵。这样懦弱、善变、遇苦难则卑躬抖缩、处平顺又傲慢骄恣的人不但不值得尊敬,反而更卑鄙可耻。因此摩西改变口气,不再以君尊之礼待之,而视之为顽梗的罪人般加以怒斥:“耶和华希伯来人的神这样说:你在我面前不肯自卑要到几时呢?”如果他再顽固下去,更可怕的灾难就要临头。

埃及人都知道蝗灾的可怕。因此当群臣听到摩西的警告,纷纷向法老王进谏,求他应允摩西的要求,宁可放弃那批奴隶,也不可使埃及地受蝗灾的蹂躏。法老王拗不过臣仆的谏劝,决定妥协,愿意作有限度的让步:只让男人去旷野守节,否则有祸临头。摩西兄弟断然拒绝,声明要守节就得男女老少都去,而且连同牛羊牲畜也同行。法老王从来没想到会遭到如此无礼的顶撞,愤而把他们全都撵出去。

于是蝗虫随东风来袭,连续一昼一夜刮在埃及地。“到了早晨,东风把蝗虫刮了来。”落在埃及四境,遮满地面,黑压压的一片,使日月无光。蝗虫过境,雹灾所留下来的菜蔬、果子、谷物全被扫得精光,连一点青绿的都没有留下(十15)。先是牲畜倒毙,接着是田产遭殃,显然下一个被扫荡的就是人命了。惊惧之余,法老急忙召回摩西、亚伦,承认他不仅得罪了耶和华,也得罪了他们,并恳求饶恕,免他一死。摩西依言代求。慈悲、恒久忍耐的神垂听了他的祷告:“耶和华转了极大的西风,把蝗虫刮起,吹入红海,在埃及的四境连一个也没有留下”(19节)。但再一次的,法老又食言了。

黑暗之灾——这次,没有事先提出警告,黑暗之灾就降临了。“这黑暗似乎摸得着。”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见,谁也不敢起来离开本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漆黑下,埃及全地的一切活动都瘫痪了。这回连最顽梗的心也懊悔莫及,连他们最信奉的日神都弃他们于不顾了。万一这黑暗一直持续下去怎么办?所有的庙堂都笼罩在黑暗中,祭司无法祭祀,更看不见那些神圣的牛犊、羊羔了。

等黑暗过去,法老王最后一次接见摩西、亚伦,再度和他们讨价还价。他同意让以色列的妇孺与男人离去,只是牲畜必须留下。摩西识破他的诡计,继然拒绝:“我们的牲畜也要带去,连一蹄也不留下,因为我们要从其中取出来,事奉耶和华我们的神”(26节)。再一次的,经过几番痛苦教训仍不反悔的法老王大发雷霆,怒斥摩西说:“你离开我去吧!你要小心,不要再见我的面,因为你见我面的那日,你就必死”(28节)。

一向沉着稳重的摩西也按捺不住怒气(出十一8);但他毕竟不愧为神的大使,以庄严冷静的口气回答说:“你说得好,我必不再见你的面了”(29节)。就在他转身离去之前,神的启示临到,使摩西的威严大大提高。他对那顽硬如石、邪僻叛逆的法老下了最后通牒,击出致命的一记:“摩西说:耶和华这样说,约到半夜,我必出去巡行埃及遍地,凡在埃及地,从坐宝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后的婢女所有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都必死。埃及遍地必有大哀号……你这一切臣仆都要俯伏来见我,说,求你和跟从你的百姓都出去,然后我要出去”(十一48)。

米甸随风披靡的芦荻化为在暴风雨中屹立不摇的盘石。在惊慌中自皇宫逃离的那个青年,如今如君王般威严地登堂入室。见蛇杖即逃的软弱信心,如今坚强到足以挥舞雷电,把埃及地逼到毁灭的边缘。── 迈尔《圣经人物传──摩西》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