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目录

 

第四十课 - 登山宝训(十)- 论断、祷告和金律

 

经文:太七:1 12,路六:3137 42,十一:9 13

主旨:跟随基督学习不论断,不住的祷告和基督的金律。

1。今天,耶稣继续教导门徒一系列的功课,这些功课是没有关联的。

2。太七:1 5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什么是论断(Judge,原文是krino)?要明白耶稣说的论断,最好看看别处经文怎样说:

雅四:11 12 人若论断弟兄,就是论断律法。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了。主是惟一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我们是谁,竟敢论断人呢?

罗二:1 3 说,那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他怎能逃脱 神的审判?

罗十四章教人不可论断别人吃什么,或守什么日子,因为 神的国不在乎吃喝,而且别人有自己的主来判断。

西二:16 教人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因为在基督的新生活里,这些规条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我们可以从这些经文判断,圣经说的论断是有关吹毛求疵,跟救恩真理无关痛痒的事,或连自己都无法做到,还要挑剔他人的事。耶稣在这几节的教导是集中在后者。如果一个人能作正确和厚道的论断,那应该是一种神圣的责任,问题是我们很难公正,也时常没有全部的资料,再碍于经验不足,我们作的都是错误的论断。与其去批评和更正别人的生活,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把别人的过失留给 神。耶稣在这里用漫画式的文字,如量器、眼中的刺和梁木来教导门徒。

如果论断的是有关救恩真理的事,我们要怎样论断?_________

3。太七: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这一节跟上下文都没有关系。根据利未记二十二章31节,只有不圣洁的肉,如田间被野兽撕裂牲畜的肉,才会丢给狗吃,人是绝对不能吃的。至于珍珠,由于它样子像豆子,当野猪发觉被骗后,它就会生气地用脚践踏珍珠,甚至会转过身来咬人。这里的上半节和下半节是对称的,意思有点像箴言的“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箴九:8)“箴言在愚昧人的手中,好像荆棘刺入醉汉的手。”(箴二十六:9)这也跟我们的成语“不要对牛弹琴”很相似。

4。太七:7 11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的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这是在基督的祷告学校里另一个功课。“祷告”、“寻找”、“叩门”都是同义词。这三个动词都是现在命令式(present imperative) ,表示要求被命令者做一种继续不断的,或重复性的动作。所以,我们可以把经文译作:“我又要告诉你们,你们祈求,要不断地祈求,就给你们;寻找,要不断地寻找,就寻见。。”这是教导我们要不住地祷告。耶稣还用了三个例子,作父亲的,谁会有儿子求饼给石头,求鱼给蛇,求蛋给蝎子,告诉我们祷告必蒙垂听,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借口不祷告。他说:“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吗?”在路十一:13 节,所谓“好东西”,其实就是圣灵。怎么说呢?我们不要害怕求错了东西,因为 神赐给我们的圣灵,会改正我们,使我们的求告合乎 神的旨意。(罗八:26

5。太七: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有的人称这句话为金律。很多大人物都曾说过类似的话,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煞买(Shammai,犹太教师)、伊苏格拉底(Isocrates,希腊哲学家),斐罗(Philo)等。不过,他们都是用消极的方式来表达。耶稣采用的是积极的方式,这可说是他给整本旧约圣经的一个总结。

默想:

路加将金律(路六:31)放在论爱仇敌的段落里(路六:27 36,太五:38 48),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世界教导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耶稣却教导我们,如果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就算他是敌人,我们也要怎样待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爱敌人,为他祝福,为他祷告的原因。

―― P.C. Chong跟随基督的脚踪行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